雖然正熙帝待福郡王甚厚,但是福郡王不是沒有腦子的,在他這個六哥登基之后,非常識時務,表面看上去和正熙帝相處沒什么太大變化,該開玩笑依然開玩笑,該耍賴依然耍賴,但是仔細品查他的言行,就會發現他并沒有逾越了自己作為臣子的身份。
看到下面表面上正襟危坐,實則一雙眼睛自從進了北辰殿,就骨碌骨碌轉個不停的,不知道心里在打什么鬼主意的福郡王,正熙帝有些頭疼的問道“我聽說前幾天工部尚書去拜見你,結果被你給打出來了,這事鬧得沸沸揚揚,因為什么?”
福郡王不以為意的道“也不是什么大事。那個老家伙,不是負責水利、土木和工程的呢嗎,有些事擺弄不開,因此找我算一些東西,我嫌他煩,就沒應他,偏他不識趣,一直在我耳邊叨叨,我一氣之下,就讓下人拿掃帚將他打了出去。”
因為知道自己和皇位無緣,不想引起幾位兄弟的忌憚,所以福郡王在入學之后,將字認全了之后,漢學這塊幾乎就丟開了手,一頭扎進了“雜學”里面。他和京城的西洋人關系很好,能說好幾種外語,而且數算的造詣很高。
得知理由,正熙帝很是不悅的訓斥道“人家好歹是一部尚書,正二品大員,親自上門拜見你這么一個有爵無職的郡王,你怎么能這么掃他的面子?你知不知道,因為這事,有多少人彈劾參奏你?若不是我將其全都壓了下來,你絕對吃不了兜著走!你也老大不小了,怎么就不能讓人省點心呢!”
福郡王撇了撇嘴,道“我也不想的,只是誰讓那個家伙沒點眼色呢。本是上門求我幫忙,結果還嫌棄我的學問。合著除了詩詞歌賦和經義那些東西是學問,我學的數算就不是學問了?如果不是的話,那工部、戶部還有兵部,有本事就別用數算這門學問。
一面求著我,一面還鄙視我,那爺還不伺候了,哪涼快讓他哪呆著去!至于彈劾?那些大臣們吃飽了撐的,愿意參奏就參奏吧,反正我也沒打算入朝,準備抱著郡王的爵位混吃等死算了,因此不管怎么彈劾和參奏,爺都不在乎。”
“你是誰的‘爺’?”乾德帝不滿的斥了一句,想了一下道“眼看都二十的人了,怎么還一副小孩子毛躁脾氣?朕像你這么大的時候,膝下都有了三個孩子了,你不小了,也該成家了。昨天我碰到你母親和姨母,她們還和我說起你的婚事……”
“打住,打住!”福郡王開口打斷他“我現在還不想成家。就我這個命格,娶妻那不是害人嗎,算了,我還是等等吧。”
雖然古代男子二十歲為弱冠之年,表示這個年紀可以娶妻了,但事實上,絕大部分男子,在二十歲之前,不僅早已經完成了終身大事,而且都已經做爹了。特別是皇家的子嗣,根本不愁婚嫁。但福郡王這個年紀還沒有娶妻,是有緣由的。
他之前曾經說過三門婚事,兩門是上皇給定的,一門是今上給選的,但是都沒等過門,未來的郡王妃就逝去了。因此,不僅世人覺得他“克妻”,就連皇家內部都這樣想,為此他原本封號的后一個字特地被改為“福”字,希望能借此壓一壓他的煞氣。
趕在皇帝開口前,他搶先道“你也別長篇大論的勸我。我不想娶妻,不是不想害了人家姑娘,而是想再逍遙幾年,同樣也是為皇兄你著想。我已經被封了郡王,按道理說,其實應該出宮建府了,但是皇兄你不提這個茬,我舍不得父皇、母妃還有皇兄,因此也不急著出宮。
但是一旦我娶妻了,無論如何都要出宮了。可是皇兄你準備好我的安家銀子和郡王府了嗎?在我后面,挨肩的幾個弟弟,比我小不了幾歲,也都到了娶妻成家的年齡,只不過長幼有序,我這個做哥哥的沒成家,因此他們也不能越過我去。
一旦我成家了,他們的婚事也該操辦起來了,之后出宮,這筆安家銀子和封爵的住處,皇兄你準備從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