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林堇從揚州知府附學回來,見過外祖母和母親等,回至雨花閣,見屋里不僅陶嬤嬤、雨竹等大丫頭不在,就連做粗活聽喚的丫頭也不見蹤影,有些奇怪。
因為口渴,準備喝茶的林堇只得自己動手。就在她拿著茶碗,拎起茶壺準備倒茶時,只聽背后一個聲音冒了出來“大爺仔細燙了手,讓我來吧。”被她誤以為是甄英蓮而救回的,那個名為鈴子的女孩一面說,一面走上來,將她手里的茶壺接了過去。
林堇被嚇了一跳,問“你是從哪過來的?剛才我怎么沒看見你,忽然冒出來,嚇我一跳。”待看清眼前人,很是納悶,“你什么時候進府的,我怎么不知道?怎么把你安排到我的院子里了?”
鈴子一面遞茶,一面回道“我在后院子里,才從里間的后門進來,大爺難道就沒聽見我的腳步聲?我是前幾日被陶媽媽帶進府里來的,陶媽媽說我的規矩學得好不怎么好,因此還要練練,正巧大爺院子里走了一位姐姐,有空缺,就把我安排在大爺這里了。在當差的同時,順便還能跟陶媽媽學規矩。”
林堇待她回完話,笑問道“那你現在叫什么名字?”
“回大爺,陶媽媽說我既是大爺院子里的人,就該大爺給起名。在大爺沒給我起名之前,讓我先用鈴子這個名字。”
在林堇看來,名字只是一個符號,在對方已經有了名字的情況下,她沒有給人改名的習慣,因此笑道“我覺得鈴子這個名字還不錯,而且你也當了一陣子差了,想來大家也都習慣你這個名字了。既然這樣,就不用另起了。”
“大爺,你還是給我另外起一個吧。我雖然不記得家里的事,但是我知道,鈴子這個名字是拐了我那個拐子給我起的,我不想用。”
“既然這樣,”林堇沉吟了一下,道“那你就叫‘襄玲’吧。”和甄英蓮后來的那個名字“香菱”相同,算是記錄她救這個姑娘的緣由,順便這個名字,還曾經是后世她玩的一款游戲中一只九尾小狐貍的名字,借此紀念一下她后世。
話音剛落,陶嬤嬤從外面走了進來,看到屋里只有襄玲和林堇,愣了一下,怒道“這幫小蹄子,因為大爺白天不在家,當差都不謹慎了,不知道跑哪去玩去了,也沒個時辰,竟然連大爺回來了不知道趕回來伺候,回頭看我怎么罰她們。”
林堇忙解釋道“不管她們的事,今天是我回來的早了。今天先生有事,提前了大半個時辰就下課了。”
陶嬤嬤搖頭不贊同的道“大爺你就縱著她們吧,慣得她們越發的不像話了。”
“有你在我屋里鎮著,我放一百二十個心,她們翻不出你的五指山去。”知道陶嬤嬤當差最為嚴謹,無事不出雨花閣,因此,林堇有些好奇的問“只是我這次回來也沒看到嬤嬤你,你去哪里去了?”
示意一旁站著的鈴子下去,陶嬤嬤嘆了一口氣說“我去處理鈴子的事去了。今天大爺出門不久,府外來了一位甄太太,說幾年前,她家的眉心有一顆胭脂記的女兒在元宵節看花燈的時候被拐子拐走,一直都沒找到。前不久聽說咱們府上買了一個有這樣印記,年紀差不多的丫頭,所以找上門來了。”
聽了她的話,林堇忽然想起這碼子事來。甄英蓮的母親甄封氏能找到自家門上,還是她的鍋。當初,她救下襄玲之后,因為以為她是甄英蓮,為了她未來的名聲考慮,并沒有將她帶進府,而是送到了陶嬤嬤家。
為了能讓她和家人團聚,雖然林堇不能主動將人送到大如州甄封氏的娘家,但是卻能傳消息給她。所以,她在把人救下了之后,就讓商會去大如州的時候,到甄封氏娘家那里走一趟,然后散播揚州鹽課林老爺家買了一個眉心帶胭脂記,十來歲的,生得很是俏麗的小姑娘諸如此類的八卦消息。
如果甄封氏有心,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會來找女兒;如果她沒這個心,對是否讓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