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和爸爸去烈士陵園。
那時候的自己還小,總感覺太麻煩,不懂父親眼里的淚,覺的這些動作都太過繁雜可是,總覺得爸爸敬禮的時候,特別的帥。
在烈士陵里園里,不能隨意走動。
就跟著爸爸的腳步,一步一步的走。
父親平時的工作很忙。
可是,只要是哪天,就會休息。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傳承著中國人千年的鄉風民俗。我們在懷念祖先前輩的同時,也要銘記為國家和民族而奮斗犧牲的英烈,通過不同形式,為他們的墓前添一抔土、獻一束花,默哀追思,緬懷示敬。
她也問過爸爸
“爸爸,我們為什么要來啊?好無聊啊”
龍茂時突然很認真的對女二說
“因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英雄長逝、精神永存!
龍茂月懵懵懂懂的。
具體的來書,應該是一句都沒有聽懂。
只能看著父親的眼神,咿咿呀呀的答應,蒙混過關。
小腦袋晃的像一個撥浪鼓一樣。
長大了。
和父親相隔萬里。
她不知道父母明明那么恩愛還要分開。
父親說是為了大家好。
看著父親的背彎了,頭發白了不少……
永不消逝的父愛,一生的悲苦和勞累。出沒在驅散難以的記憶中,女兒清楚這個世界給了你什么?留給我什么?
現在的我不知為什么越來越想念爸爸,也許是自私吧!爸爸離開了,我才體會到爸爸對我的一生傾注了多少愛、多少關懷,對我又有多少期待。想來很慚愧,對傾注自己一生愛的爸爸自己又做了什么呢?想來心里一陣酸楚,陣自責。
我想靠著爸爸的臉龐,輕輕為他合上眼睛和嘴巴,讓他盡量保持原本慈祥的面容。那一刻,我終于可以依偎在他的身邊,趴在他身上放聲大哭!可自己眼前卻只有那一個骨灰盒,盒子里已經分不清是衣物還是骨灰了。
強忍著淚水。
會想:
也許,爸爸今晚會突然再來電話呢!會呼喚我的名字,讓我再去陪陪他。我偶爾還會撥打他的手機號碼,期待著接通時那聲宏亮的“喂“!雖然我知道,電話已經停機了。
回家的時候,我走進他的書房,會覺得他還帶著老花眼鏡坐在電腦前慢慢的打字!
父愛其實很簡單。它像白酒,辛辣而熱烈,讓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澀而醇香,容易讓人為之振奮;它像茶,平淡而親切,讓人自然清新;它像篝火,給人溫暖去卻令人生畏,容易讓人激奮自我。
如果把母愛比做是一枝盛開的百合,在每個角落中散發著它迷人的芳香,那么父愛就是一株茉莉,它在某個角落中默默地吐著它那清新的芬芳!向來只有贊頌母愛的偉大,可又有誰知道父愛的含蓄!
父親的愛是威嚴的沉默的憂郁的深遠的。讓你的思想即使沾上骯臟的污垢也能煥然。
捂住嘴,沒有一點聲音發出來。
她極力的忍耐著。
母親還在國外,給母親打電話
“媽!都怪我,都怪我,如果我不沖動,如果我不沖動,這件事情有可能就不會這樣了”
當母親知道這個消息后,久久的沒有說話。
情緒波動很大
“你爸,可能也不希望我們回去吧”一聽到媽媽說的話,眼淚就止不住的流“這不怪你,你爸…你爸是個英雄,他希望你快樂也希望你健康,女兒,回來吧”
掩面哭泣。
“媽!我還不能走,爸的死因還沒有查明,我怎么能走”情緒有些激動。
“你只是個女孩子,聽話一點”
“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