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陸歇領命,劉禎滿意,笑著揮手讓其落座。自己則再次舉起酒盞站起身:
“過去一載,西齊算不上事事順遂:水患流民、甚至還有人禍。有人說,天降災,是因人心不正。若正德行,便會得天庇護。但本王私以為,事在人為:若不自助,何來天助?
“今日在座都是本王知己,知我劉禎從入宗祠、繼位那日起,別無所求:但愿西齊太平。而西齊何以安?靠的不只是我,更是諸位!諸位是百姓所仰賴之人,是社稷所倚仗之人,是真正能使西齊太平昌盛之人!
“薄卿說昨日血淚,我幼時也經(jīng)歷過戰(zhàn)亂和饑荒;我的父親、西齊的先王也曾因力戰(zhàn)九澤身負重傷、九死一生。我們的先祖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創(chuàng)立西齊;我們的父兄浴血奮戰(zhàn)、勵精圖治,守護西齊。而現(xiàn)在,這份職責已落在我們肩上。
“都說帝王圖千秋萬代,可我也只百年身,何需求千秋萬代?你們在座又有誰,能活著看到千秋萬代?”
劉禎說完這句話笑起來,群臣也跟著笑起來。
“我劉禎是愛才之人,愿得賢相通謀、良將行師,望朝中杜絕雍蔽、境內(nèi)上下一心;但我劉禎也不是一個貪得無厭之人,我不求百年千年,只想用我這一世,與諸位一道,守國之太平、守百姓無恙!”
西齊王一席話講得真摯熱烈,座下臣子聽得慷慨激昂。甚至連陸歇都有些動容,他想,若我不是祁王的人,會不會也愿與他“一道”呢?
夜已深,人人面上染霞。
巡狩之事既定,劉禎便獨酌不語。
帝王既不說話、也不宣布宴席結束,于是一眾人繼續(xù)推杯換盞。
這時,一位內(nèi)侍悄然進入前殿,由褶皺掩護的渾濁雙眼四下一看,從深邃的側道快速行至劉禎身邊。
這是劉禎身邊的老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信號,即使行事低調(diào),依舊引人矚目。因此,宴上之人看似觥籌交錯照舊,實則各個都將心思分了些出來,緊緊追隨在老內(nèi)侍身上。
只見來人伏在劉禎耳邊說了句什么,霎時,年輕的帝王重蓄精神,急急吩咐;待人退下,整理衣衫,朗道:“諸位無嘩。今日,我西齊還有位貴客前來。來人,賜座!”
諸人不解,左顧右盼。
就聽門外一聲宣。一位身著暗紅袈裟、頭戴佛冠、手持禪杖的老者從暗夜行進明堂。
僧人不算高,脊背有些佝僂,步伐扎實沉穩(wěn);白須懸垂、面頰紅潤,鮮少有皺紋所覆之處;眉目慈善、舒展,但細看,目光又異常堅毅。他并不跪拜,對此刻已離座上前的劉禎施一禮:“西齊王,老朽多有叨擾。”
“長老免禮。”劉禎從高位行至殿前,單手攙扶起俯身行禮之人:“快請!”
國君殷切,眾臣自然也禮迎來人。陸歇與群臣一樣施禮,然待抬頭一看,心下吃驚:這位“長老”正是三悔圣城講師、臨南的“守門人”、夕詔的收養(yǎng)者——夕染。
臨南是宗教國,由國都晝辭城中八位大司命共同治理。夕染現(xiàn)在雖只位列長老之位,以職權來論,比少司命尚要矮上一級。不過他又與其余11位長老不同:他曾主動請辭大司命一職,且多年在圣城三悔講學布法,追隨者無數(shù)。
夕染固然在四國中聲譽斐然,但對于其他國家來說,臨南本身是個神秘卻沒有過多誘惑力的國度。
臨南是一座瀛島,與另三國距離較遠,不具備戰(zhàn)略優(yōu)勢。國土面積居四國中最小,多年來自給自足。它不招惹是非、也不參與外族事務;自其召回各地僧人后,意志的延伸徹底斷絕,幾乎淡出了大陸版圖。
小國。重臣。
所以,雖說這是臨南“閉關鎖國”30年來,頭一遭正式派出長老級臣子出使他國,劉禎的熱切也顯得有些過度。
不過,陸歇所在意的不是此事:他早知夕染來到印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