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來了?”楊凌霄看著遠(yuǎn)處駛來的三艘船只,饒有興趣的對身邊的趙三才問道。
張云龍微微一笑躬身道“剛才那小船定然是島上漁民,出海打漁看到有船駛來就回去報信,沿海多是如此?!?
“嗯。”楊凌霄點了點頭,這是他第一次出海,這段時間他也忙得很,到周山去參加了李小鳳的葬禮,王府的私庫搬空了一半都拿去給周山了,修繕道館之余,還想李小鳳塑一尊雕像,王樓壺自然應(yīng)下。
剛一回來,就帶著趙三才,歐陽仲,歐陽靖,三公子,陳子梅等人一起前往琉球去尋張云龍,一是要好好商量商量這遠(yuǎn)洋貿(mào)易的事,二是這次多虧了張云龍把匈奴聯(lián)軍的海上部隊死死攔住,不管朝廷怎么說,他得來一趟表示謝意。
而且最重要的是,海上一直沒有消息傳回來,這點很奇怪,半個月前趙三才就派人來琉球了,可是這一走就再沒音訊。
那段時間有大風(fēng)浪,趙三才以為是遇難了或者迷路了,畢竟大海目前對于整個大秦來說都還很陌生。
可是第二波派去的人,也失蹤了,這就讓趙三才覺得有些不對勁了,匯報給楊凌霄后,這位年輕王爺當(dāng)時正急著去參加李小鳳的葬禮,一時之間也顧不上多想,只是讓張云龍準(zhǔn)備船只,等他一回來就親自走一趟。
原本趙三才是想勸的,畢竟海上不比陸地,總歸是讓人無法放心。
但是陳子梅卻說,他在西域之時聽過地中海的海商說過,沒有經(jīng)歷過大海的人是無法理解那種誘惑的,所以他覺得該走一趟,不僅王爺該走一趟,他也該去一趟,趙三才也該去一趟。
這話一說,趙三才就不服了,合著老子這大半輩子沒出過海,就等于白活了唄?于是做主,他跟陳子梅一起帶幾個護衛(wèi)去,就先不告訴楊凌霄了。
沒成想楊凌霄并非隨口說說,而是把這事兒當(dāng)正事記著呢,二人剛剛準(zhǔn)備出發(fā),楊凌霄就趕了回來,勸也勸不住,主要他也想去見見張云龍。
趙三才不知道為什么,陳子梅更不知道,就算是楊凌霄自己也不清楚這是為什么嘛,只是他很想去見見張云龍。
楊孝嚴(yán)死了,李小鳳死了,光明遠(yuǎn)死了,李中書也死了,他現(xiàn)在唯一可以傾訴的長輩可能只有張云龍一人了吧。
遠(yuǎn)處駛來的大船放下小船上前,來到楊凌霄的船隊附近,大喊道“遼東的兄弟,是路過還是補給!”
楊凌霄他們掛的自然是遼東旗幟,這旗幟在海上不常見,可是好用的很。
沖著趙三才使了個眼色,趙三才點點頭上前去“回去告訴你們龍王,故人來訪!前頭帶路吧!”
“兄弟!”那人再次大喊道“我家龍王說了,誰也不見,若是路過便好,若是缺補給,龍王說讓我等送給兄弟,還請兄弟原地等著,萬萬不可登島?!?
“這”趙三才一連莫名的看向楊凌霄。
抱著胳膊捏著下巴的楊凌霄面色不善,似乎察覺到了什么,看了看遠(yuǎn)處依稀可見的陸地,問道“把人拿下,上島?!?
趙三才點了點頭,看了看歐陽仲,歐陽靖,還有三公子,三人點點頭紛紛飛身而起,直奔三艘大船而去。
對方自然也有高手坐鎮(zhèn),不過被歐陽仲一根銀針?biāo)Τ觯ㄔ谀抢飫訌棽坏?,只能保持著一個尷尬的姿勢盤道“兄弟,什么意思?”
歐陽仲笑笑,沒跟他多說什么嗎,只是告訴他“讓你的人調(diào)轉(zhuǎn)船頭,前面帶路,我們要上島?!?
那小船上來傳話的人一連懵逼的看著楊凌霄這邊飛出去三人落在自家船上,看看這邊又看看那邊,不知道該咋辦。
“朋友,上來吧,我家管事的要跟你問話,不用看了,你家管事的已經(jīng)答應(yīng)帶路了?!壁w三才沖他喊道。
那人回頭看看,果不其然,自家船隊正在調(diào)轉(zhuǎn)船頭,自知不敵的他自然很順從的讓小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