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大量的工廠和生活區場景。時間跨度挺大,從解放前,到解放初期,再到改革開放以后。
“你們這幾座廠房,還是滿有現代國內大企業的感覺,盡管現代化程度還不算高,但貴在真實。”大胡子導演的這個贊許,讓武文杰還挺受用。
按導演的意思,改革開放以后的故事場景,在現有的廠房里拍,基本不用怎么加工。
“看上去再破點的廠房,還有沒有?”導演問。
當然有,鑄造、鍛造那幾個車間,作業環境還是挺艱苦的。
導演一邁進鑄造車間廠房,一股濃濃的煙氣撲面而來。
一起進來的幾個人被嗆得直咳嗽。
煙霧中,能看到十幾名戴著口罩的翻砂工人在忙碌。
導演的眼睛在煙霧中閃閃發光,這個地方十分符合他心意。
“太好了!解放初期的工廠場景,在這里拍絕對能出逼真的效果。”導演興奮中說的話,卻深深刺痛了武文杰的內心。
工廠的這幾個作業環境較差的部位,武文杰平時來的次數并不多。
他一直認為,自己的任務是攻打技術前沿,搶占技術制高點。多少年來,他關注的焦點就集中在那里。
而對于廠里的陳舊落后產能,他幾乎從未予以過多少關注。
沒想到,這個偶然的機會,讓工廠的這個角落突兀地展現出來。
武文杰感到慚愧,更感到不安。
導演為找到合適的場景而高興,武文杰則像自己身上的瘡疤被揭開。
“咱們能不能不用這里拍?”武文杰試著問。
導演一抹下巴上的胡子,詫異地問“這可是得來全不費工夫,怎么能不用呢?說實話,現在要找類似的景,可是費勁呢。在這里拍,有什么不方便的嗎?”
武文杰有苦難言,想了半天,也不知該怎么解釋才好。
劇組來廠之前找過市里,市里專門來函請工廠予以協助,廠領導也都批示過。
武文杰想的事,無關手續,而是涉及顏面。
還有這么些工友依然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工作,這讓武文杰面上無光。
“今后,得拿出更多的精力,為改善工友的作業條件出力。”武文杰對自己說。
在職工住宅區轉了一圈下來,導演的臉上又增添了笑容。
住房條件最糟糕的那一片區域,似乎就是為拍解放前的場景而準備的。
這一片,武文杰之前只是有所耳聞,還從沒有來過。
“這里的居住條件也實在是太差了吧。”
武文杰又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