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松回家后才知,他將要面臨什么。
讀到這里大家別緊張,不是壞事,是好事,相親的事。
不過,是不是真的是好事,還要看當事人的感覺。
武文松剛到家時,只覺得很興奮,特別想把自己這些日子遇到的各種各樣好玩的事告訴家人。
所以一開始他壓根就沒注意,家里出現的一個怪現象,那就是,不時有熟面孔或生面孔的鄉親進屋來,隨便在屋角找個地方坐下。
說也奇怪,一貫好客的爸爸媽媽,似乎也并沒有熱情張羅他們,只是隨意地招呼他們幾句,然后繼續興致勃勃地聽武文松說他的故事。
武文松在外跑的時間長了,這會兒跟爸爸媽媽聊天,時不時地會迸出一些普通話的表達。
媽媽倒沒說什么,文松爸卻有些不高興,一次又一次地糾正他,讓他說家鄉話。
說的次數多了,文松爸有點急了,帶著訓斥的口氣說他“你這是到家了,別撇那個城里腔,跟家里人說話就得用家鄉話。你撇著舌頭說,就不怕把它閃了?”
武文松挨了訓,不好意思地吐吐舌頭。
還好,那舌頭看來并沒有閃著。
來家里的那些鄉親一個個挺奇怪,除了愣愣地聽他們一家人嘮家常,再就是不住地上下打量武文松,然后蔫不出溜起身出門。
出去一個,不一會兒又進來一個,就像走馬燈似的。
武文松過去在家時,從不關心街里街坊的來往,壓根就沒在意過平時大家相互串門,是什么樣的情形。
倒是在城里呆了一段時間,也時不時地去人家里,見識到并漸漸學會了城里人串門的一套寒暄禮儀。
最讓他有感覺的一句話,是臨出門送別時,主人對客人說的那句。
“慢點走。”
頭一次聽到這話,是去車軸老伯伯家時,車家大媽送他出門對他說的。
當時,他既沒聽懂,更不解其意。
經歷的次數多了,他知道了人家說的是哪幾個字,“慢點走”。
剛一聽懂,他頭腦中的第一反應是,一個老爺爺慢慢往前走的樣子。
為什么會想到老爺爺?因為年輕人沒有走得慢的,哪怕就是身體稍虧的中年人,除了病病歪歪的那些,一般也很難慢得下來。
車大媽,還有其他一些城里人,為什么送人出門時,要說“慢點走”呢?
直到有一天,武文松從導演家送完東西出來,笑瞇瞇的導演夫人跟他問候完“慢點走”,送他出門之后,一個遭遇,讓他突然有了“感應”。
人家說“慢點走”,可他哪里慢得下來?
隔著樓梯往下蹦著走,一個不留神,把腳崴了。
這時候,他突然恍然大悟“慢點走”的意思,就是讓自己時刻小心,照顧好自己。
從此,他喜歡上了這句話,也時常把它掛在嘴邊。
不管對方是男女老少,是尊卑長幼,跟人家道別時說聲“慢點走”,頓時就覺自己身上的“城市范兒”陡增。
當然,在家的鄉親從不這樣說,現在依舊如此。
每當“走馬燈”要離開時,一般動作都是撣撣屁股上的土,然后兩手一揣,徑直往門外走,只有少數人會哼唧一聲“走求了”。
主人基本也不睬他們,自顧聊天。
武文松開始還有些過意不去,但他確實不知該說什么好。
他知道,如果自己用家鄉話跟人家道一聲“慢點走”,就是爸爸不張口訓自己,鄉親也得上前數落兩句,“出外這半年多,咋說起誰也不懂的怪話呢?俺好腿好腳的,為啥要慢走哩?”
直到“走馬燈”轉了好多圈,武文松才意識到他們是干什么來的。
于是,他發火了。
他沒敢對爸爸,那可是家里的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