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跪坐在秦王的面前,臉色蒼白,毫無血色。
秦王也是沉默了下來,這些時日,彈劾范雎,要求自己處罰范雎的人,并不少。因為秦國的律法,被舉薦的人若是犯了法,舉薦他的人也是承受同樣的罪罰的。范雎向來就與諸臣不親近,自從進入秦國之后,他所舉薦的也不過只有兩個人,兩個救下他,曾將他舉薦給秦王的人。
一個鄭安平,一個王稽。
鄭安平在跟廉頗交戰的時候,降了趙國,背叛秦國,這是天大的罪行,范雎作為舉薦他的人,理當是要被處死的,秦王因為愛他,嚴厲的訓斥了那些彈劾范雎的人,幫助他掩蓋了這件事,可,他怎么也想不到,第二個被舉薦的王稽,居然通敵,想要將上黨送給趙國...
于是乎,國內的大臣們就再也坐不住了,秦國一直都是以律法來治國,范雎犯下的事情很多,他在秦國,沒有經過審訊就殺了人,包括自己的門客之類,他舉薦的人也犯了大罪,像這樣的罪行,是不能被寬恕的。群臣天天來找秦王,希望秦王能按著律法治理國家,不要毀掉秦國的根本。
這讓秦王無比的糾結,一方面,他也知道,律法是秦國的根本,每一代的秦王,都是熟悉律法,并且嚴格的按著律法來行事,因為他們必須要做出表率作用,其余貴者才能跟隨他,若是他今日赦免了范雎,日后貴族們也學著來赦免自己的家臣,官吏們來赦免自己所親近的人,那秦國便要毀了。
秦王很清楚這一點,可是他也很清楚,范雎對秦國的重要性。
不只是重要性,就是從情感上來說,范雎也是秦王最要好的...朋友。在范雎不曾來到秦國的時候。秦國有四貴:穰侯魏冉、華陽君,涇陽君,高陵君。其中魏冉和華陽君是秦王母親宣太后的弟弟。而涇陽君、高陵君都是秦昭王的同胞弟弟。
穰侯擔任國相,華陽君、涇陽君和高陵君更番擔任將軍,他們都有封賜的領地,由于宣太后庇護的緣故,他們私家的富有甚至超過了國家。等到穰侯擔任了秦國將軍,他又要越過韓國和魏國去攻打齊國的綱壽,想借此擴大他的陶邑封地。秦王幾乎被他們所架空,壯志難酬。
在這個時候,秦王遇到了他的命中之人,王稽給他找來了一個叫“張祿”的人,這位張祿很是無禮,他搖搖晃晃的就來到了王宮,秦王看到他的時候,他眼里滿是不屑,當侍衛告訴他:您面前的就是秦王,請您拜見。張祿狂妄的說:秦國哪里有王?秦國只有太后和穰侯罷了!
秦王在那一刻,為這個狂士所折服,起碼,是為他的那種勇氣所折服,這還是第一個敢這樣公然在他面前議論太后與魏冉的人。
于是,秦王客客氣氣的將這位年輕人迎接到了自己的王宮里,跪坐在他的面前,認真向他請教。張祿一言不發,只是看著自己,直到秦王再三長拜,拜了不知多少次,張祿這才告訴秦王,遠交近攻,分化諸侯的道理。秦王覺得這很好,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果然,秦國按著張祿的戰略,順利的攻占了幾十座城池。
隨后,張祿又幫助秦王驅逐了國內四貴,廢棄了太后。徹底將大權收回在秦王的手里,在這個時候,“張祿”就已經是秦王最信任的心腹了。可是秦人對這位在魏國受盡屈辱的人并不是很看重,都認為他所說的什么遠交近攻并不值得驚訝,秦國實力強大,找一位強悍的將軍,怎么樣都能打贏,還用得著范雎來指手畫腳嗎?
只是,他們并不懂,范雎所提出的戰略,是非常詳細的。他說:魏、韓兩國地處中原,好比天下的樞紐,其位置相當重要,應該首先給予重創,解除心腹之患,壯大秦國實力。魏、韓歸附秦國后,北謀趙,南謀楚,趙、楚歸附,秦國當時最大的敵手齊國必然懼怕,一時不敢與秦爭鋒。
在秦國的國勢強大到壓倒各國的情勢下,便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