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又開始了一年里最重要的事情,耕作。
在耕作這件事情上,所有的一切都要為它讓路,秦國不鼓勵在春種時發動戰爭及徭役,不許任何事情影響到今年的收成。趙括有幸看到了秦國百姓耕作的畫面。因為秦國的耕地大多都是私有的土地,故而在耕地里耕作的人,也是顯得非常積極,不過,通常來說,最積極的還只是一級,二級的爵位擁有者。
他們對自己的土地非常的上心,全力的耕作,而更高級爵位的,就是有自己的家臣了,從三級爵位開始,秦國就會安排隸臣來幫助他們耕作,類似于后來的佃戶,不對,不能說是佃戶,應該是長工,這些隸臣為家主耕作,家主則給與他們薪水,家主不能私自的懲罰,傷害他們,更別說是殺害他們。
能“雇傭”或者“奴役”別人來為自己耕作,這就是高等級的福利,而等級越高,土地也就越多,官府給你的隸臣也會更多,到最后,就是享有一片的食邑,這片食邑要將稅收的一部分交給封君,其余交給國家。這看似與諸國相同,卻也有不同之處,不同之處在于,秦國的封君沒有能力征賦,只能從稅收里提取一部分,而這部分是固定的。
一個縣城繳納多少,都是有詳細規定的,并不會因為縣城的富裕貧窮而改變,食邑越多,每年所能得到的糧食自然也就越多。
而這些服務于高等級的隸臣們,大多都是罪犯,少數是戰俘...秦國在從前是很少會留下戰俘的,畢竟他們脖頸上的都是軍功,砍下來是可以升級的。秦國的律法,大多都是罰一盾,罰一甲,就是讓你給國家賠償一個盾牌,或者一個衣甲,或者制作盾,甲所需要的同額的錢。
如果沒有辦法支付,那就只能去當隸臣了,當然,律法里也有幾項是罰為隸臣的,比如不好好耕作,在沒有天災的情況下使得糧食減產,那這片耕地上的農民就要被罰,成為隸臣,不好好耕作自己的耕地,那就去給別人耕作吧,也有一些是孤兒,孤兒沒有辦法養活自己,官府就將他作為隸臣來賞賜給有功的將士,一來保住他們的性命,二來讓他們也能為秦國效力。
趙括乘坐著牛車,來觀看秦國的耕作情況。他看到耕地上那些不知疲倦的百姓們,也看到了那些督促著他們的官吏,所有趙括能看到的地方,幾乎都是能看到百姓和耕地的,秦國對土地的開發的確是在諸國之上,基本上很難看到一些荒地和空地,跟著趙括前來的還有展。
農家的展,如今也在秦國任職,韓非不能跟過來了,最近,他在嘗試著幫著修訂一些秦律,工作非常的繁忙,基本上每天都是在不斷的翻閱秦國以往的律法,包括被廢除的那些,然后結合各國的律法進行嘗試,當初他在趙國,曾幫助董成子修訂趙國的律法,雖然最終也沒有能完成,可是這讓韓非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董成子在趙國修訂律法的時候,就是以秦律為基礎,再加以修正,可是韓非來到秦國之后,他才發現,秦國律法改進速度快的驚人,廟堂在每年里都會頒發不少的新律法,并且廢除原先的律法,并且,秦國的官吏們,最基層的亭長,會及時的將修改的律法講述給境內的百姓們。
韓非便收集了原先那被廢除的律法,開始投入到編訂之中,他在趙括身邊所聽到的那些制度,所聽到的那些知識,此刻都完全的爆發了出來,而他與各派學說之間的矛盾,也正式的體現了出來。韓非數次拜見秦王,第一次面見秦王,他說出了君臣之間的關系。
他說:“寵臣過于親近,必定危及君身。臣子地位太高,必定取代君位。妻妾不分等級,必定危及嫡子。君主兄弟不服,必定危害國家...”,乍一看,仿佛有些儒家的身影,可是他話鋒一轉,即刻告訴秦王:“高明的君主蓄養他的臣下,完全依照法律辦事,立足于防備,所以不赦免死囚,不寬有罪犯,赦免死囚,寬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