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有個王珪,此人是熙寧宰相。
因為為相時,少有建樹,被時人稱為“三旨相公”,就是說他上殿進呈時,“取圣旨”,神宗決定后,“領圣旨”,退朝后告訴秉事的人,稱“已得圣旨”。
就是說,這個丞相像是個擺設,皇帝的應聲蟲而已。
王珪有兩個兒子,王仲嶷和王仲山,都是名聲極為不好之輩。
江西時,王仲山知撫州,金兵還沒到城下,就“以城降拜”。
他的弟弟王仲嶷當時在袁州,看哥哥降得痛快,也不糾結,沒等金兵去打,也趕緊投降了。
當時江西或降或逃的知州,有十四人之多。但王家兄弟分屬名門,竟也聯袂投降,讓整個南宋為之震驚。
王仲山有個女兒,為人聰慧,后來嫁給了一個趕考的舉子。
這舉子他幼年喪父,家境也不好。寒窗苦讀中了進士,被王家招贅,成為了贅婿。
這個贅婿姓秦名檜,字會之,最后做了當朝丞相。
后來秦檜揣摩圣意,決定殺岳飛,但又唯恐天下人議論,之后又是王氏為他做了決斷,言道:“捉虎容易放虎難”,使得秦檜下定決心,于那風波亭上害死了岳飛父子。
之后秦檜主張議和,說是“北人治北”,“南人治南”,堪稱是“兩個中國”的創始人。
不管后世之人如何為秦檜翻案,但是鐵證如山,無論如何都掩蓋不了此人卑劣的舉動和奸臣的身份。
楊行舟來此界,既然遇到了,自然沒有放過之理?
秦檜要殺,這秦檜的夫人更要殺!
這王家一家子人,不是叛徒就是奸細,沒一個好人,可偏偏在朝中得享富貴榮華,成為人上之人,由此可知,這當今皇帝也不是個好東西,也是該殺!
卻說邵流淚第二次進入后院,在后院里一番查找,終于找到了躲在密室的王夫人,手起刀落,斬下人頭,血淋淋的提到楊行舟面前,單膝跪地,道:“老爺,這秦相的夫人已經被我殺了,這便是那婦人的腦袋!”
楊行舟點頭道:“扔了吧,現在咱們去皇宮?!?
饒是邵流淚膽大包天,此時也感到一陣心驚,猛抬頭,顫聲道:“去……去皇宮?”
楊行舟道:“不錯!咱們今天是來干什么來了?”
邵流淚道:“殺秦檜!”
楊行舟道:“秦檜如今在哪兒?”
邵流淚道:“在皇宮!”
楊行舟道:“他既然在皇宮,那就去皇宮殺他!”
邵流淚頭皮發麻,激動的差點要尿褲子,渾身肌膚起了一層米粒大小的疙瘩,道:“真……真去皇宮?”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如今皇權的威懾力已經深入人心,人人都對皇權抱有一種敬畏之感,別看這些武林人物在江湖中殺人不眨眼,一個個兇神惡煞一般,卻沒有幾個人敢在心中生出刺王殺駕的想法。
別說他們沒有實力殺皇帝,就算是有實力,也不敢輕舉妄動。
傳統的固有思維和忠君思想,已經束縛了他們的想法,鮮少能有人打破這種無形的牢籠,生出弒君的大不敬的念頭。
邵流淚就屬于這種人。
楊行舟讓他闖京城,殺秦檜,他毫不猶豫的就去執行,可是現在要闖進皇宮,這種感覺對他來說,截然不同,感到又惶恐又刺激的,整個身子都輕飄飄的,似乎連聲音都輕飄起來,沒喝酒,但卻有了上頭的感覺。
此時相府外已經有大批軍隊聚集。
楊行舟他們硬闖臨安城,早就驚動了京城禁軍,聞聽此事之后,禁軍首領當即派遣一隊人馬前來捉拿發賊,一直追到相府門外。
誰都沒有想到賊子如此膽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