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封詔書?”黃臺吉瞪著眼睛問道,這又是哪一出?!
黃臺吉還沒來得及細問,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馬古爾泰,就吵吵嚷嚷的從外面走了進來。
大貝勒代善沒說話,面色陰沉的坐在了首位上,手里端著詔書不知道在想什么。
“大明新帝果然是個犢子,居然就這么認輸了!還給了冊封王爵的詔書,這小犢子終究是怕了。這詔書,大汗你看咋整?”阿敏行了個半禮,坐在了次位上,興高采烈的說道。
“就是,就是。小犢子終究還是被我們建州勇士給打怕了,龜起來了。哈哈哈!”三貝勒莽古爾泰樂呵呵的坐在了尾席上。
至于范文程,在這大政殿上,從來都只有站著的份,上次賜座已經(jīng)是主子對包衣最大的恩典了。
黃臺吉看著代善一言不發(fā)。
代善的母親是努爾哈赤的第一任大福晉,也就是正妻佟佳氏的第二個子嗣,按照汗位繼承的法則,代善原則上,也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努爾哈赤的嫡長子也是太子的褚英,因為與開國五大功臣不合,被下獄面壁思過。
褚英不思悔改在獄中焚香,寫詛咒對天地焚燒。還揚言希望出征之師被擊敗,若是大軍被擊敗,我將不使被擊敗的父親及弟弟們?nèi)氤恰?
當(dāng)時的建州反叛,可是經(jīng)不起一次失敗,褚英的詛咒,讓軍心動蕩不安,努爾哈赤不得不斬了褚英,穩(wěn)定軍心。
自此,幾乎所有的建州人都以為,金國大汗之位,要交給次子代善。
代善善戰(zhàn),十六歲就跟著努爾哈赤破哈達部、輝發(fā)部、葉赫等部,封貝勒。二十四歲去迎接瓦爾喀部歸順時,以三千敵烏拉部一萬軍卒,大勝,賜“古英巴圖魯”,意為“頂上鑲釘?shù)蔫F帽子勇將”,而后世的也是從此而來。
褚英死時,努爾哈赤曾言:“等我百年之后,我的諸幼子和大福晉交給大阿哥收養(yǎng)。”算是正式確立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而之后,代善的表現(xiàn)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薩爾滸之戰(zhàn),代善正確的判斷了楊鎬輕進后,必然會造成兵力分散的問題,幫助努爾哈赤定下了“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集中兵力、逐路擊破作戰(zhàn)方針。
代善并非只會紙上談兵,而是親自率領(lǐng)正紅、鑲紅旗,打敗了杜松率領(lǐng)的西路攻打吉林崖的軍隊,確定了方略的正確性。
隨后和努爾哈赤匯合,一起北上擊潰馬林率領(lǐng)的北路軍,隨后建州八旗沖向明軍大本營。
楊鎬大敗特敗,沈陽陷落。
而投降的五千朝鮮兵,是范文程第一次勸殺,勸努爾哈赤不要殺死朝鮮兵,籠絡(luò)朝鮮民心。
但是朝鮮將領(lǐng)姜弘立在投降之后,不愿意跪拜,努爾哈赤氣急,想要斬殺姜弘立泄憤。
代善以“與南面的明朝相戰(zhàn),不可不與北面的朝鮮相合,陣上和約已指天為誓,若將他們殺掉天所不容!”進言,努爾哈赤驚醒,自己差點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放走了朝鮮俘虜。
代善和范文程高度契合,雙方曾經(jīng)數(shù)次徹夜長談。
廣寧之戰(zhàn)中,代善一馬當(dāng)先,沖進了三岔河駐地,第一個破了廣寧十四萬軍隊的防線,沖進了后勤糧草大營,焚毀糧草,大明軍潰敗,代善當(dāng)為首功。
如此完美的戰(zhàn)績,卻在回到沈陽之后不久,因為“爭搶自己的親兒子的府邸”、“對前妻所出二子,也就是代善對長子和次子待遇不好”為由,廢除了繼承大汗之位。
而代善卻絲毫沒有反抗,在太子之位被廢除之后,立刻斬殺了自己現(xiàn)在的大福晉,向汗父謝罪,并且起誓,今后如再懷恨眾貝勒、大臣,甘愿受天地處罰,隨后繼續(xù)輔政。
而代善和他的大兒子也就是岳托的關(guān)系非常和睦,代善正紅旗、岳托鑲紅旗,上陣父子兵,雙方的配合,豈止是天衣無縫可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