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終歸是大明。”黃臺吉略微有些嘆息的說道。
本來以為很簡單的義州城壓根就沒行軍至城下,走到鳳城城下,就只能轉回了,而現在,連十拿九穩的大貝勒進攻歸化城都嚴重受阻。
這讓黃臺吉的心頭蒙上了一層巨大陰影。
而范文程的臉上依舊是滿面春風的說道“大汗寬心,大貝勒受阻,也不是壞事。”
“若是大貝勒贏了,大汗怎么辦?眼下豪格臺吉休養著,大貝勒得勝歸朝,甚至直接不歸朝,直接在歸化城坐定,謀求大同府,可是效仿遼金舊事呀。”
遼國是南北兩院,南人南治,北人北治的一國兩治的基本格局,那么金國也不遑多讓,完顏宗翰曾經就在大同設立東都元帥府,和完顏晟的西朝以遼河為界,東朝的領土甚至比西朝還要大。
這就是遼金舊事。
所以,在范文程看來,黃臺吉若是贏了,那么代善贏不贏無所謂,若是黃臺吉沒有完勝,那么代善完勝,對于本就有些危險的后金朝局,就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此時,讓代善回朝,可以說讓各方都很舒適的格局。
黃臺吉有些恍惚,這打贏了是贏了,這沒打贏,也不算輸嗎?
“進攻本來就是如此,只要不敗,就有大收獲。”范文程十分確信的說道。
黃臺吉點了點頭,下一道詔書讓代善撤兵倒不是難事,他倒是想起了遼西走廊西側的喀喇沁部。
“憲斗呀,烏梁海氏的蘇布在大貝勒未能完勝歸化城之后,他們還會倒向我后金嗎?”黃臺吉有些憂心忡忡的說道。
烏梁海氏乃是大明朵顏三衛時大明最忠誠的走狗。
有些時候? 連黃臺吉都覺得林丹汗實在是蠢。
本來喀喇沁部在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的嚴格控制之下? 大明水潑不進,而居住于宣府、張家口附近的喀喇沁部? 一直是大明的心腹大患。
當年也先能夠在土木堡附近埋伏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 而不被發現,喀喇沁部功不可沒。
雖然俺答汗受封大明朝的順義王爵? 導致喀喇沁部不再聽從土默特部可汗的命令,但是喀喇沁部卻并沒有叛變蒙兀? 而是選擇了投靠林丹汗。
林丹汗蠢就蠢在? 在喀喇沁部脫離順義王爵的控制,歸附林丹汗之后,林丹汗非但沒有對喀喇沁部懷柔,反而興兵十余萬? 開始對喀喇沁部進行征伐? 理由是喀喇沁部冒名互市。
同室操戈的林丹汗,不僅僅是逼迫大鮮卑山東(大興安嶺山脈)的蒙兀部,乃蠻、敖漢、巴林、扎魯特、科爾沁部,獻出九白之貢,投降了建州組建了紅旗。
更是打的喀喇沁部潰不成軍。
林丹汗在萬歷年間征伐喀喇沁部是極為順利的? 而諸多孛兒只斤氏臺吉被林丹汗處死。
這個時候,喀喇沁部的烏梁海氏的蘇布? 并未參與到林丹汗與喀喇沁之戰,勢力迅速壯大? 最終控制了喀喇沁部。
林丹汗有雄心壯志,再現蒙兀榮光的心是好的? 但是卻是典型的眼高手低? 東西兩線作戰? 直接導致大鮮卑山東西兩側的蒙兀部族,要么投靠大明,要么投靠建奴。
林丹汗的察哈爾部,是繼俺答汗受封順義王之后,草原上最鼎盛的部族,在鼎盛時期,有披甲之士近二十余萬,若是林丹汗有其祖上鐵木真一半的政治素養,重現蒙兀榮光,并非沒有可能。
可是一頓指揮,察哈爾部到了現在,已經淪為了喪家之犬的存在。
一個人蠢,沒關系,但若這個人是能夠左右部族興衰之人,犯蠢,就是帶著整個部族走向深淵。
烏梁海氏的蘇布是一個親近大明的喀喇沁首領,若是蘇布執意不肯借道,他們想要繞道喀喇沁入關的可能微乎其微。
“蘇布的兒子固魯思奇布,對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