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下換成了每一位舉子都要說,到了第十位,紫色衣裳舉子的時候,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渾身發抖,如同篩子一般,對著陛下求饒,說他不會,什么都不會。
這自然讓陛下盛怒,他不會,他既然什么都不會的話,那為何能在會試上考中,成為舉人。后來,朝堂之上,陛下讓紫色衣裳的舉子提筆寫一篇策論,他寫的字歪歪扭扭,根本就連進入會試的資格都沒有,惹得陛下當眾發怒,今年會試的主考官要遭殃了!
朝堂之內的大臣們紛紛垂眸,眼觀鼻,鼻觀心,大氣不敢出一聲。生怕陛下遷怒于他們。
韓錦繡頷首:“那現在情況如何了?”
阿令吞咽了兩口口水,繼續道:“陛下讓接下來在大殿內的每一位舉子繼續再寫。就這樣反復一遍下來,竟然有十個跟紫衣舉子一樣,字寫得歪歪扭扭倒是其次,而是他們根本就不懂得什么策論,胡亂的寫一通。陛下當眾雷霆震怒,說要徹查此事,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再進行審問這十個舉子,他們有的悶不吭聲,有的則是說買到了今年會試的題目答案,提前背下來,又或者嚇得臉色蒼白,連話都說不出一句來。太子妃,您說這多可惡,竟然買到了會試的答案,這不是對其他學子不公平?!?
阿令頗為憤憤不平,因為鎮北王府上就有一位落榜的舉子韓錦彬,并非因為他是韓錦繡的堂哥,而是昨晚阿令去見了韓錦彬,兩人有了簡單的交流,從他的言行舉止能看出來,他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為何落榜?阿令還為韓錦彬可惜,讓他這些日子多歇一歇,調整好心緒。卻沒想到今日殿試上發生這樣的大事!
“的確是不公平,學子們寒窗苦讀十余載才能變得滿腹經綸,而他們那些人卻投機取巧,為了拔得頭籌,不惜買會試的答案,陛下盛怒那是應該的。朝廷通過科舉,要選拔可用的做官之人,為百姓謀福利,而并非讓他們通過科舉謀取私利,就這樣的人一旦真的做官,想必也不會善待百姓,收刮民脂民膏,來滿足他們的私欲,就這樣的人,根本就沒資格進入會試,說不定鄉試的時候就已經作弊了。只不過沒有查探出來吧了!”韓錦繡面色凝重道。
前世陛下仍舊與今日一樣,心血來潮讓每一位舉子都說策論,結局自然是一樣,查出十余位舉子作弊,提前買到了會試的答案,才能有資格進入殿試,得見圣顏。只不過直覺告訴韓錦繡,這其中一定有人在引導陛下,此人到底是誰?緊接著韓錦繡吩咐阿令,繼續去探聽此事的后續進展。
阿令聞言,作揖應道:“是,奴才這就去。”
朝廷之上,陛下震怒,將十余位作弊的舉子的卷宗拿到大殿內一一的進行核對,而非只聽他們一面之詞,結果發現果然如有些人說的一般,他們答得差不多,竟然沒有審查的出來,與今年會試有關的官員都要受到牽連。
十余位作弊的舉子都拉入大理寺監牢,至于今年科舉舞弊案的審查,陛下下令讓大理寺卿王耀林和錦衣衛指揮使林博濤兩人協同查探,勢必要將此案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目不識丁的人居然能一路參加會試,甚至殿試,這其中到底牽扯到多少官員,一定要一查到底!看看到底誰有那么大的膽子,居然敢糊弄陛下。
一旦他們真的為官,那會禍害百姓們,最后百姓們便說是他這個陛下昏庸無能,選拔人才不當。思及此,陛下厲聲道:“王耀林、林博濤,你們倆一定要給朕徹查清楚,不管牽扯到誰,都不許包庇?!边@話是說給他的幾位兒子們聽得,不要因為陛下老糊涂,連其中的彎道道都看不明白。
他們想要拉攏人才,那也得拉攏可靠的人才,而非這些庸才。那只會禍害大周的百姓們,讓百姓們受苦,還有些官員想要趁機中飽私囊,為了一己之私,居然想要動搖大周的根基,能不讓陛下盛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