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邗溝自古邗城之下起,城下掘深溝,引大江水北流,運河向北穿行于武廣湖和陸陽湖之間,東北入博芝湖,繼而入射陽湖,最后匯入淮水。
這等浩瀚工程,雖用了數年而成,確實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但最后的收效卻十分可觀。
運河的末端,匯入江堰,不僅滿足了調節運河水位,還可灌溉田數千傾。
不僅保證了山峰陽面水分的充足,同時還能增灌萬頃良田,得到了彼時百姓的一致稱贊。
另外,隋煬帝命人修建的大運河,同樣也是耗費人力和物力,修建更是長達六年之久。
但是那條大運河,它不僅促進了運河貫通之處的經濟發展,加快了內陸漕運的便利,減少了外海之商船,被海盜控制的風險。
更是減輕了禁軍隊運河沿岸州縣的監管,可是為朝廷省下了不少的軍事財政支出。
另外,運河的開鑿改道,多事根據實際中河流的淤堵以及不同政權的都城位置變化而定。
末將記得,陛下他曾經在御宴上說過,京都城雖交通便利,但若是我大宋國圖再增,他尚有遷都向北之心。
這運河若是修成了,同京都以北的濟水與黃河相連,豈不是為陛下遷都后的漕運與管理,了便利條件。
還有,臣覺得,若是能在開鑿運河的兩側末端,屯建能夠人為控制的河堤大壩,更能加大我們對暴雨汛期的掌控。”
兩江之地汛期之時,可以暫停漕運,開河堰,將洪水引入其中,屯洪水,以用于來年春時耕種時灌溉良田。
如今的農田澆灌,皆是以人力擔井水河水而去,耗費時間,又效率低下。
如是運河與河堰修建成功,既可減少汛期的洪澇之災,又能減輕來年,百姓澆灌田地的艱辛。
當日,我帶兵南下剿滅青海幫時,就曾想過,青海幫居于我大宋最南端,為何能壟海運多年。
除去他們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還有岑青海等人的野心運籌。
另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應該便是,內陸漕運河路的稀缺。
如殿下所言,前朝帝王曾修建多處通南跨北的大運河,但是到了我朝之后,因為先前戰亂四起,無瑕維護,如今多數已經損毀。
如今,若是殿下能將京都南下的運河與淮水入西北的水運工程,悉數重建。
那么既能解決多年困頓與蘇杭沿線汛期的洪水危機,又能解決江淮一帶的貨運問題。
更可以在西夏外敵意圖入侵我大宋之時,能夠加快軍事物品和糧草的運輸速度。
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開鑿運河、修建河堰,都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末將相信,陛下他老人家,是一定能夠贊同殿下您的提議的。
至于,同大人所提的修建之法,末將可以撰寫一篇文章,詳細的向您說明。
而開鑿運河、屯建河堰的圖紙,末將,亦可以再實地查看之后,試一試。
以上,就是末將,對此事的看法。
末將,謝殿下給機會,讓末將傾吐心中拙見。
若是有說的不對之處,還請眾位大臣,莫要笑仲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