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軍將自言自語的話記錄了下來,寫在了紙上,他把內容都一項項的進行了框選,每句話每個字都被拆分開來。
隕石、火星、周沖帶、木星幾個字眼凸顯在他的眼前,肖軍的靈感回來了,他明白自己可能突破的地方就在這里。
現在的天選計劃,共享著全球所有的歷史天體研究數據,肖軍開始調取關于火星、周沖帶、木星的數據,天體模型切換出來的時候,肖軍的視野開始停留在木星上,這個不能讓人忽略的大紅斑是吸引肖軍的重點。
肖軍很小的時候就知道,17世紀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說明木星大紅斑至少已存在200到350年,雖然它已經改變了顏色和形狀,但卻從來沒有完全消失過,近代很多天文愛好者癡迷于它的記錄。
更加科普的說法是,木星大紅斑只是木星表面的特征性標志,它是木星上風暴氣旋,大約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
以往有思路的時候,肖軍會找到周沖來談論,現在周沖不在了,肖軍想到了官天,他找到官天,把自己的靈感和官天說了一遍。
“前輩,您也知道,我們曾經向木星發射過幾顆探測器,根據我們觀察的結果,它只是一個氣體星球,還不同于火星,能夠有降落的表層,我們的探測器基本靠近不了它。”
“它的物質構成和太陽很像,質量再大一點的話,會成為太陽系的另一個太陽,這樣的條件,我覺得是不會和地外文明有什么聯系的。”官天說到。
“我覺得正是這些表象,讓我們忽略了表象下可能隱藏的真相,我們現在開始進行一下假設,就拿它現在最顯著的大紅斑來說,雖然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正常的宇宙天體的風暴現象,但是穩定了這么久的一個風暴現象,是否值得我們關注?”
“它的自轉是太陽系中行星最快的,運動的如此之快,還能有一個穩定的比地球還大的天體風暴,正是說明它的不一般,雖然,現在的科學解釋還有模擬實驗說明有這種可能,但是都是基于我們看到的事實,風暴下的真正成因,未必是我們現在設想的那樣。”
“前輩,我同意你的懷疑,拿我們現在已知的氣流的垂直運動,是大紅斑無法消失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可以一直持續并長達數百年之久,必然有補充能量的機制,使得這個超級氣旋可以繼續維持下去,否則根據地球現有的流體動力學理論,大紅斑應該在幾個世紀前,就逐漸失去能量消失。”
“從地球上臺風或者颶風形成理論上看,超級氣旋維持需要能量介入,移動過程、風以及輻射熱量等因素都會降低系統能量,木星大氣中的垂直流,可吸引熱氣體從大紅斑的上方對系統注入能量,冷氣體則從中下方進入風暴中心區域。”
“再從木星大氣來看,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大氣環境,由氫和氦組成,大氣中還擁有數以百計的氣旋漩渦,大紅斑只是其中一個持久性最強的反氣旋。”
“你提到了能量的概念,我們知道,太陽系都依賴太陽向外發射的能量,而木星同樣向其宇宙空間釋放巨大能量。”
“目前我們知道的是,它所放出的能量是它所獲得太陽能量的兩倍,這說明木星釋放能量來自于它的內部,也就是說木星內部存在熱源。”
“太陽之所以不斷放射出能量,是釋放大量的光和熱,是因為太陽內部時刻進行著核聚變反應,在核聚變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同樣,木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星球,構成和太陽基本一致,本身已具備了天然核燃料,加之木星的中心溫度很高,具備了進行熱核反應所需的溫度條件。”
“沒有像太陽那樣燃燒起來,是因為它的質量太小。這些我們已知的,不是我要和談論的,我覺得我們應該聚焦在質量和能量,以及它產生的這個顯而易見的大紅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