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孝順,也懂事?!?
太后娘娘朝著賀長壽招了招手,賀長壽幾步向前,便被太后拉著坐到了自己身旁,“這一趟出門去可好玩?可有給太祖母帶禮物?”
“帶了帶了!”賀長壽說著,從懷里掏出一個小件的墨璽手串來,套到太后手上,“聽說此物有安神助眠之效,雖不是什么稀世珍寶,卻是長壽的心意,太祖母一定要日日戴著!”
一旁的德妃娘娘循眼望去,卻是輕輕一笑。這個墨璽手串,她可認得,那可是前些年她賜給安王妃的東西。
“母后!”這一邊上演著祖孫情深,偏就皇后娘娘沒那眼力勁兒,開口打岔,“那北漠科依族的公主在兒媳那兒住了幾日了,今日難得長壽進宮,不如也將那孩子叫來,大家熱鬧熱鬧?”
北漠原就是番邦外族聚集之地。四十多年前,先皇打退了北漠敵軍,將外族聯(lián)盟擊散,而后又暗中支持以畜牧為生的科依族人對抗北漠聯(lián)盟之首塔沁族,使得塔沁族無暇來犯。而科依族人也因此過上了安穩(wěn)的生活。
科依族每年都會送來朝貢,然后再帶著皇帝陛下的賞賜離開。今年,他們不僅送來了朝貢,還送來了公主。目的很明確,公主就是來和親的。
嫁誰呢?皇帝陛下還沒想好,皇后娘娘可是想好了的。就賀長壽唄。
賀長壽是皇帝陛下的長孫,可他并不是皇后娘娘的親孫子,她也就當真不客氣,在太后面前提了三次了。
賀長壽一聽皇后那話,他來了,便讓科依族的公主來見,這也太明顯了些,便轉頭望向德妃娘娘,德妃娘娘輕笑不語,卻聽太后開口說道,“你若是喜歡,便送去太子府里,長壽還小,別打他主意?!?
倒是直接。
當真是沒經歷過宮斗的老太后,這也太直接了些。
皇后娘娘卻是嚇了一跳,趕緊說道,“怎可送到太子府中!”這一聲變了音調,眾人皆知她是急了。
“姐姐稍安勿躁!”德妃娘娘適時開口說道,“科依族既有和親的打算,又送來了公主,結兩姓之好,自是美事。不過到底是番邦外族,皇室正妻是不可能的。姐姐若是真心喜愛那位公主,便再斟酌斟酌吧?!?
皇后當然不肯就此罷休,卻又害怕太后再拿太子說事,便只得對著德妃娘娘說道,“陛下重視科依族,既然準了和親,本宮自當是要為和親公主挑個稱心如意的郎君。德妃妹妹向來懂得陛下心意,此事,妹妹也應該多上上心,替本宮分憂才是。”
“那是自然?!?
“好了,”老太后有些不耐煩地看了皇后一眼,“哀家乏了,德妃留下,你們退吧?!?
說著,又轉頭望向賀長壽,一臉慈愛地低聲說道,“今日膳房做了你最愛吃的酸甜丸子和掛爐野鴨,還有孫嬤嬤親自煨的竹蓀山雞,你留下用晚膳!”
賀長壽點頭,對著太后身旁的老嬤嬤甜甜一笑,卻想著殿外的阿里,這才低聲對著太后說道,“太祖母,孫兒聽說許家嫡長孫女歿了,想來賢妃娘娘定是傷心的。孫兒去同賢妃娘娘說幾句話,馬上就回來!”說完便站起身來,緩步跟著眾位嬪妃,退出了正殿。
太后娘娘挑眉,倒是想起了此事,便對著一旁的德妃輕聲問道,“賢妃今日臉色不好,可是因著許家那閨女的事兒記恨著長壽?”
德妃娘娘聞言垂眸思忖片刻,又朝著殿外望去,見門口沒了人影,才轉過頭來對著太后說道,“賢妃向來脾氣好,若是記恨,也不會有什么為難長壽的。姑母不必擔心?!?
太后聞言也不再多說,便由孫嬤嬤和德妃一左一右地扶著,往內殿走。
“賢妃娘娘留步!”賀長壽眼見著眾妃散去,便跟上了賢妃娘娘,阿里原本站在殿外回廊,也緊跟著賀長壽走了過去。
這條路上沒有旁人,賢妃娘娘止步回身望向賀長壽,大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