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祖從青云觀學來后,傳承給我們這些后輩的。”
聽天柱道長這樣一說,小丁心里倒是對青云觀存了幾分希望。但愿他們能夠懂得這招魂之術吧。自己如今沒有別的選擇,只能抱著試一試的心思,再跑一趟荊州青云觀了。
打定主意后,小丁也沒有多留,在天柱山住了一晚之后,下山去客棧領回自己的馬匹,然后朝著來路跑去。
青云觀在荊州的青云山,距離迷云宗的迷云山也不遠,回去后,走水路將會更加方便快捷。
若是從兗州這里直接走陸路去荊州的話,中途多是山巒疊嶂,即便騎馬,也是無法快速到達的。
再次用了八天的時間,小丁返回到了軍營。
之所以返回軍營,一是去往荊州只需坐船即可,他需要把馬匹先送回來,這匹戰馬跟隨他四處征戰,他兵不舍得將馬匹丟棄。二是,自己離開了半個月,他想回去看看宋寅梓現在的情況如何,如果自己離開后,宋寅梓再次出事的話,自己就算請到人來,可能也會白費功夫。
等小丁回來后,看到一切都正常時,他心里也就安了心。與大家講述了一遍此行的經過,然后又說明天立即去往荊州青云觀請人。大家也就不再打擾小丁了,盡量讓他早些休息。畢竟連日趕路,也是十分勞累的。
翌日一早,小丁準備妥當之后,與大家告辭,再次叮囑了大家一番,然后這才獨自出營去往江邊。
到江邊后,坐上了一艘去往上游的客船。他獨自要了一間單獨的船艙,上船后,就開始閉門練功。
去往上游的船,沒有直接到達青云山的,只有到達沿途人流量較多城池或港口的船。
小丁中途換了兩三次的船,走了五六天時間,總算進了荊州境內,可是單獨去往青云山的船卻是一艘也找不到。
即便是花高價雇人前去,也是沒有人愿意去的。
所有人都說,那邊的水流湍急,太過危險,十艘船去那邊得有九艘船會翻船的。
小丁無法,只得花高價自己買了一艘小船,然后問清具體位置后,自己親自駕船前去。
然而,小丁對于劃船也只是一知半解,之前與穆依依走水路去往荊州,大多都是穆依依在駕船。
于是小丁便想了個辦法,花錢找人幫忙,在他買的這艘小船之上,裝了一面大帆。有了風帆,小丁駕船就容易多了。上次駕駛帆船,他也是積累了不少經驗的。這要比用船槳劃船可省力多了。
就這樣,小丁駕船又行駛了三天,終于找到了青云山的位置。他把船靠上岸后,覺得這船放在岸邊的話,沒人看管,說不定會被別人給偷走。這里不像上次去迷云宗,迷云宗處在魚腹浦,那里都是迷云宗的地盤,平時迷云宗的弟子也經常會出入往來,因此把大船停在迷云山的附近,也是沒人敢去偷的。
而這里卻不一樣,這里雖然到了岸邊,但距離青云山還有幾里路的距離呢,把船放這里,如果有人愿意偷的話,自己是絕對無法發現的。
于是小丁神念一動,直接把小船給放進了自己的玉佩空間之內。好在自己的玉佩空間足夠大,放一艘小船還是可以的。
收好小船之后,他直接朝著青云山走去。
等來到青云山附近時,他這才發現,這青云山也是不止一座高峰的。他大致數了數,發現青云山一共大約有十幾座山峰。每座山峰高矮各不相同。
他不清楚青云觀到底建在哪座高峰之上,于是便選擇了最高的那座山峰開始攀越。
山路是石板鋪成的小徑。顯然是有著人工的痕跡。雖然不算難走,但是臺階極多,從山腳一直蔓延到山頂。這樣一級一級地走上去,其實也是十分累人的。
好在小丁體內靈力充沛,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