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去選擇攻打涼州這邊,而是去選擇攻打物產更加豐富的雍州一帶,這樣,他們過來打秋風,才不至于空手而回。
大回鶻國與大宋國向來沒有兵戈糾紛,兩國關系不好也不壞。因此,這次宋寅梓派使臣聯系大回鶻國皇室,希望兩國可以通商,加強貿易往來,大回鶻國王室很痛快地就答應了這件事。
兩國通商,只要不傻的人,都可以看到其中的好處的,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政策。
雖然兩國通商一事,這才定下來沒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是,涼州這邊的邊市卻已經在開始籌建了。而涼州也必然會成為大宋國溝通西域諸國的必經之路。
這時代里,在大回鶻國的西面,還有大于闐國和大黑汗國等西域國家,在后世里,這些國家就都屬于中亞和西亞一帶的地區了。
宋寅梓既然派出了不少使臣,西域的這些國家肯定就不會放過,不過,因為那些國家更加遙遠,使臣走上一趟,也是
需要數個月的時間才能夠抵達。目前,派去大于闐國和大黑汗國的使臣,還尚未返回大宋國朝廷。
小丁走進涼州境內之后,先是追尋番邦人的蹤跡,進了涼州城。
騎馬走進城中之后,小丁立即感受到了邊陲城市的荒涼。同樣是一個行政區的首府城市,涼州還真如它的名字一樣,荒涼慘淡,人煙稀少,大街上做生意的店鋪,都要比大宋國其他地區的很多城市少上許多。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追書p,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街上的行人也同樣是稀稀疏疏,不似其他城市那樣人挨人人擠人的滿大街都是人。
小丁依然是在城內打聽了那群番邦人的去向,這一次,他打探得卻是費了一些周折。因為這涼州境內,近半年來,經常會有不少番邦人過來,大多都是大回鶻國、大于闐國和大黑汗國的商人。小丁開口打聽番邦人,當地居民都會有些摸不到頭腦,他們搞不清楚,小丁所問的到底是指哪些番邦人。
而且,涼州這一代的居民,地方口音十分濃重,他們說起大宋國的官話,說得也不是很流暢。這樣一來,小丁解釋了老半天,然后又打聽了好多個地方,這才打探到那群大回鶻國江湖人的去向。
不過,他倒是打探到了另一個有用的消息。那就是,那群大回鶻國的江湖人,在這涼州城里賣掉了他們的馬匹,然后買了二十多匹駱駝,出城向西而去了。
小丁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即就想到,這些人肯定是要準備穿越大沙漠了。
涼州境內的沙漠相對還少些,但是離開涼州最西面的邊關之后,再向西就全都是大片大片的沙漠地域了。
猜到了那群番邦人的用意,小丁也決定將自己帶來的這三匹馬賣掉,然后換成駱駝,方便穿越沙漠。
因此,小丁在涼州城內也沒有過多停留,他在城內補充了不少物資,尤其是淡水和食物,他在玉佩空間里都存儲了不少,甚至夠他一個人用上幾個月的了。
然后他賣掉了三匹馬,買了一頭駱駝。
這駱駝的價格,可比馬匹貴多了。賣掉三匹馬的錢,也不夠換一匹駱駝,沒辦法,他只好自掏腰包再添了一些錢。
從涼州城向西,去往大回鶻國,途中會經過三座關卡。這三座關卡在后世里分別叫做嘉峪關、陽關、和最西面的玉門關。
然而,在小丁所穿越的這個時代里,各種地名都與后世里小丁所熟悉的地名是不同的。雖然也同樣是三座關卡,但在這時代里,這三座關卡名字卻是分別叫做涼州關、壽昌關、龍勒關。其中壽昌關和龍勒關,與后世里的陽關和玉門關一樣,一南一北,全都是設置在涼州最西部的邊境之上,兩處關卡,守住的是兩條進入涼州的重要交通要道。
小丁騎著駱駝離開涼州城后,直奔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