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的寵妃這些是不需要敬茶的,皇后介紹著宴之婳認識一番就是了。只是宴之婳到底是晚輩,敬茶不用,卻是要行晚輩禮的。
皇后介紹了高貴妃,宴之婳起身給高貴妃行了一個標準好看的禮。
讓原本要找茬的高貴妃倒是沒能如愿,她扁了扁嘴,讓身邊的宮女給宴之婳送了禮,便是連兩句虛頭巴腦的客氣話都懶得說。
高貴妃如此目中無人,皇上沒有說什么,皇后臉上那溫和的笑容也沒有變,宴之婳就知道高貴妃大概一直就是這樣的。
其實高貴妃剛剛進宮的時候也是十分忐忑的,但自從她懷孕過戶,性子就開始變了。
高貴妃過后就是德、淑、賢、惠四妃,德妃曾經是皇后身邊的丫鬟,在皇后生太子的時候爬了皇上的龍床。至于究竟是皇后壞了太子的時候還是在皇后壞太子之前就跟皇上茍合在一起了,除了當事人三人,知道的人只怕都已經死光光了。
據說,皇上能那么快的把皇后母族秦家的兵權收攏在手里,這個曾經皇后最為信任的丫鬟在其中出了不少力氣。
綜合各種消息來看,宴之婳更加相信二人是在很早之前就茍合在一起的說法。若不然皇上這種薄情寡義的男人又怎么會留著一個年老色衰的女人坐在德妃的位置上。
皇上在成為天下之主之前的少年之時,曾是皇后的父親秦將軍手下的一個小兵,但因其敢拼敢為,又恰逢亂世,倒是讓他在軍中闖出了一條路,后來被皇后的兄長看中,又和皇后結實。
二人成親之后,秦家成了皇上打下這江山的利器。
和所有得帝王一樣,如今的皇上也讓秦家享受了一把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宴之婳聽父親分析,若非皇后有皇上唯一的兒子,若非皇上后宮無人有所出,只怕現在就沒有秦家,也沒有秦皇后了。
或許皇上回顧及之前的一些情誼,不會殺了他們,卻會永遠的將他們軟禁。
父親跟她說,皇上不是什么心軟之人,讓她在宮中務必低調。
淑妃是番國的和親公主,番國人擅長騎射,淑妃也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姑娘,可皇上卻給她了一個淑字,讓她屈居一個丫鬟出身的女子之下,其中侮辱之意不要太明顯了。
德、淑、賢三妃是皇上一并封的。
賢妃,就是當年幫著德妃給懷孕的皇后下毒的人,但給幫著給皇后下了毒,害得皇上唯一的子嗣一直纏綿病榻卻仍舊能夠穩坐四妃之位,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燈。可就是這樣一個人,笑得卻是溫柔和善的模樣,在給宴之婳東西的時候拉著宴之婳的手說了好些親熱的話,仿佛她才是她的親婆婆一般。
在座的的人,誰不知道皇后和太子跟她有著生死大仇呢?
可她卻仍舊如此,心機之深,叫宴之婳不敢深想。
惠妃在宮中素有善名,是四妃之中,年紀最小的,人瞧著不如高貴妃明艷,不如德妃端莊,不如淑妃颯爽,不如賢妃溫婉,看著甚至有些平平無奇和沒有存在感,但這樣一個人可能是無害的嗎?
宴之婳知道,這位可是讓高貴妃在她手里頭吃過虧的。
這些,都是宴三老爺和宴三夫人唯恐宴之婳在宮中吃虧,四處著人打聽的。
因為不是特別隱秘,倒也是不難打聽。
收過四妃的禮,然后就是兩個正受寵的嬪了,收完一圈禮,宴之婳這才有機會做回自己的位置。
宴之婳一邊收著禮,一邊默默的認人,皇上的妃嬪自然也是如此,個人心思,只有個人明白。
因為皇上坐在這里,雖然大家心里頭雖然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但都很有默契的沒有直白的刁難宴之婳。等著一串流程走完,皇上盯著太子道“昭兒如今也成家了,明日就同朕一道去上早朝吧!”原本太子應該早早的就接觸政事的,但由于各種原因到現在都沒有接觸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