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公公已經習慣看太子臉色了,雖然心中不悅,但也不敢朝主子撒氣,想要跟蘇公公發作,又怕吵醒了太子自己挨板子,只得受了一肚子閑氣皮笑肉不笑的輕聲哼了一聲。
蘇公公親自送了兩人離開,看著兩人的身影化作一個小點消失,方才折身回到書房,在太子身邊輕聲道“殿下,都走了。”
太子用鼻子發出了個“嗯”的音節,并未睜開眼,而是說起了另外的事情“把明日回門的禮單拿去給太子妃瞧瞧可需調整。”
回門禮,除開是入了皇上后宮的女子,其余的出嫁女,都是要遵循的,太子妃自然也不例外。
太子妃的回門禮都是有統一的禮單,有標準和規制的。眼下太子讓蘇公公把禮單拿去讓宴之婳看禮單是否需要調整,又是破例了。
蘇公公從昨天到今天,一遍又一遍的被太子刷新著對宴之婳的重視。
恭敬的應了一聲是之后,就拿了禮單去尋宴之婳。
蘇公公離開后,太子沉沉睡去。
他是真的困乏,并非做戲。
蘇公公去找宴之婳的時候,宴之婳正在蘇嬤嬤和原本和曦殿的掌事宮女明瀾認人。蘇公公拿著回門禮單過來,在無形中敲打了和曦殿的人一番。
太子待她好,宴之婳卻不是那種持寵生嬌的人,她將那冊子遞還給蘇公公道“母后和殿下準備的,自然是妥當的,本宮無需多瞧。”
從廣和宮回東宮的路上,君昭教導過宴之婳,在宮女太監跟前要自稱本宮。
這些規矩禮儀宴之婳是知曉的,只是因著不習慣,所以之前沒有改口,現在都被君昭把事情拎出來說了,她便是不習慣也是要改口的。
她知道君昭如此是為了她好。
她雖然出自于丞相府,卻并非丞相府的嫡出子孫,乃是庶子之女,往后宴丞相百年之后若是分家,他們就成了旁系,父親又是管著庶務的,他們家就成了末等的商戶人家,這樣的身份在宮中這些慣愛拿有色眼睛看人的奴才跟前很容易被看輕。
在宮中,一旦被人看輕,這日子就過不好了。
和曦殿里此前就不乏有那種仗著資歷自視甚高的,只是那股子高傲的樣子還沒有來得及在宴之婳跟前展現,就因為蘇公公的到來不敢在作妖了。
旁的太子或許會注重自己的名聲,可當今的這位殿下,是出了名的因為久病脾氣不好,若是隨便找個由頭把自己給發作了就得不償失了。
太子注重太子妃,他們自然也就要連帶著也把太子妃好生伺候著,免得被太子發作。
東宮提及了回門禮之事,丞相府云夫人也在安排明日宴之婳回門的相關事宜。
不管明天太是否陪著宴之婳回娘家,但丞相府該做的事情卻一項都不能少的,少了就是不給皇家、不給太子的面子。就是位高權重,忘記了自己的本分。宴家,從來不允許自己在這方面被人挑出一絲的錯處。
她還吩咐了家中眾人,見到宴之婳該行禮就必須行禮,萬不能因為是自家人就忘了規矩云云的。
云夫人在家中很有權威,她發了話,只要不是宴丞相在說什么,其他人都不能置喙的。
有幾個姑娘一想到要跟宴之婳行禮心中就各種不舒坦,尤其是好幾個嫡女。可讓她們嫁去東宮,她們又不愿。
宴之婳那邊,君昭只讓宴之婳認了和曦殿的人,東宮諸事還是在蘇公公手里放著的。
宴之婳這邊認過和曦殿的人,看過相應事宜,天邊已然布滿了紅霞。
君昭正是踏著這滿天紅霞到的和曦殿,瞧見宴之婳含笑道“看來明日,會是一個艷陽天。”
時下的人圖吉利,過生辰、出門、逢好事,若有太陽,就是好兆頭。
宴之婳見君昭,起身恭敬行禮之后方才道“看樣子應是。”
朝霞不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