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兄弟不?”
你小子才幾歲,竟自稱老兄弟?蘇揚心里無不誹腹,問道“能不能把老字改成小字?”
薛楚玉臉色一板“不能!我比你大!”
“那可不見得!”
這里也就薛楚玉與蘇揚是同齡人,兒時還經常一起皮,其他人都要大好幾歲,不是一個年齡段的,雖然也認識,但沒有深交,尤其是薛楚玉的大哥薛訥,他都二十八九了,比蘇揚和薛楚玉整整大了一輪。
薛仁貴共有五子,只有老大薛訥和老幺薛楚玉習武、熟諳兵法,老二、老三、老四都是文人。
李賢笑著說“方才吾等正在推演這次唐蕃之戰的過程,看看是否能夠找到擊敗吐蕃軍的辦法,鎮遠你來得正好,我們這些人當中,只有你親自參加過對吐蕃人的戰斗,對吐蕃人比我們要了解得多,不如你來參加其中一方?”
蘇揚看向沙盤模型,對李賢拱手“諾!”
眾人在沙盤模型邊上站定,李賢作為裁判,命薛訥為唐軍主帥,薛楚玉、張貴、程伯獻為他一方;而蘇揚為吐蕃軍主帥,尉遲循毓、蕭守規、李崇真、段懷簡為他一方。
李賢見二方都準備好,就說“唐軍率先出兵!”
薛訥聞聲把代表兵馬的十二支小旗從沙盤上的鄯州城一一拔出并插在行軍路上的綏戎城、湟中一線,大軍分為兩路,綏戎城這一路有十萬兵馬,湟中這一路有兩萬兵馬,每一支小旗代表一萬兵馬,其中分別代表騎兵和步兵的旗幟并不相同。
蘇揚看了看,心中默默計算一番,從沙盤上的大非川所在的位置拔出代表三萬騎兵的三支小旗插在了西海西岸的伏俟城,再次調遣一支輕騎旗部署前往承風戍的途中,再把駐守鐵刃城的守軍增加到三千人,其他十幾萬兵馬全數部署在赤嶺一線。
薛訥看見蘇揚如此布置,不由抬頭看了他一眼,屬于薛訥一方的張貴說“蘇大帥,你這反應有些慢了吧?”
蘇揚淡淡道“貴軍有大規模出征的動作,事先必須要做準備,這個時候我軍斥候就會有所才察覺并將消息傳回,我軍收到消息立即做迎戰準備,而貴軍從鄯州出發行進至現在的位置,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和路程計算,大約需要四天時間,我軍收到斥候細作傳來的消息需要兩天時間,剩下兩天時間把兵力部署到現在的位置有什么問題嗎?”
薛訥一方的幾人互相看了看,都想說什么,卻是說不出來。
李賢點頭笑道“鎮遠思慮周全,甚好!兵棋推演就是要模擬真實的交戰戰場,要把各種情況都考慮進去!”
薛訥的目光在西海西岸的伏俟城的三支吐蕃騎兵旗掃了一眼,又在東面前往承風戍的兩萬步騎混合的吐蕃軍旗看了一眼,他思索一下,從綏戎城所在的位置抽出八支軍旗直抵赤嶺,留下兩萬人在綏戎城,以防備伏俟城三萬吐蕃騎兵可能的偷襲,東路兩萬唐軍抵達承風戍。
蘇揚看見薛訥這般調兵,皺眉道“薛兄,你這么做不妥吧?我前方鐵刃城(石堡城)有三千人駐守,你這八萬人馬怎么無視我前方堡壘而直接抵達赤嶺?還有你的東路軍兩萬人馬,為何能跑這么快就抵達了承風戍?”
薛訥道“我以五千人牽制你石堡城三千守軍,剩余七萬五千人繞過鐵刃城直撲赤嶺與你軍主力決戰,有何問題?”
蘇揚的聲音鏗鏘有力“當然有問題!我軍細作斥候可不是擺設,從目前雙方主力大軍的距離來看,斥候細作對軍情偵察和上報應該都是一天一次,也就是我方只需一天就能獲得對方的軍情,以綏戎城到石堡城的路況,以你八萬步騎混合行軍最少需要走一天才能抵達,如果稍稍耽擱延誤,走兩天也很正常,而我軍一天的時間就能收到你方軍情并做出相應部署!所以這一天之內你東路軍到不了承風戍,西路軍主力也到不了赤嶺!”
“還有,我軍前線有石堡城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