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臣議論紛紛之際,尚書左仆射劉仁軌站出來舉著芴板說“陛下,今天是多事之久,事情已經發生了,臣以為還是一件一件的解決,凡是總有一個先后!”
李治點了點頭,老臣不愧是老臣,知道輕重緩急,沒有亂了方寸。
“那好,就先說車薄和骨礎祿反叛的事情,對于這二人,朝廷一定要討伐,決不能放任不管,不知諸位卿家有何想法?”
有人立即站出來說“陛下,禮部尚書裴守約曾征討過十姓部落,他對西域地形和風土人情熟悉,蠻族都畏懼他,朝廷若是委派裴守約領兵出征討伐,必能事半功倍!”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間,朝堂上有超過七成的文武大臣和官員都支持讓裴行儉領兵的建議,裴炎等其他幾個宰相有心反對,可又沒有得力的人選,沒有必勝的把握,裴行儉就不同了,他兩年前把十姓部落打得服服帖帖,只怕裴行儉大軍還沒有到,反叛的車薄就會嚇得投降。
李治見大部分朝臣都贊同,且無人反對,當即下旨“裴行儉何在?”
“咳咳!”裴行儉咳嗽著站了出來,“臣在?”
“朕封你為金牙道行軍大總管,命右金吾將軍閻懷旦、庭州刺史王方翼、安西都護杜懷寶為副將,率軍分道討之!”
被點名且在朝堂上的裴行儉和閻懷旦分別抱拳回應“臣遵旨!”
李治又問“對于叛逃的骨礎祿,朝廷應當如何應對啊?”
這時裴行儉站出來說“陛下,臣以為朝廷既然已經決定討伐車薄,就不能同時兩線作戰,對于骨礎祿,朝廷可命單于都護府密切監視和防范,等朝廷解決了車薄及叛亂的十姓部落,再去對付骨礎祿!”
太子李賢聽了這話,立即站出來拱手表示反對“父皇,兒臣以為放任骨礎祿反叛不管,只是命單于都護府監視和防范實在不妥,如今骨礎祿在漠南地區大肆收攏離散族人,如果給他足夠的時間,他的勢力將會發展到尾大不掉,如今我朝雖無法出兵征討,但可以對漠北漠南諸部發出詔令及懸賞,歷數骨礎祿的罪行,命各部征討,但有獲得骨礎祿人頭者,即封官加厚賞,對于其他附從之人,可不予追究!”
太子這話一出,大多數文武大臣都表示這個辦法好,以蠻族對付蠻族,朝廷不需要出一兵一卒,這樣可以加深骨礎祿與其他各部之間的猜忌,也能讓骨礎祿與部將們互不信任,彼此防備。
說不定一些有野心的部族還可能真的發兵攻打骨礎祿,只要有一部響應,其他部族肯定也會身先士卒,誰都不想在朝廷這邊落下一個不積極的印象。
只有極少數人對此不以為然,這其中就包括蘇揚。
李治當即同意,“如此甚好,就依太子之言!”
皇帝已經做了決定,大臣們也不好反對,這事就這么定了。
“關中旱災之事如何解決?諸卿家可有良策啊?”
面對皇帝的詢問,大臣們沒想到什么好辦法,都不出聲,但戶部尚書崔知悌不能出聲,他再次站出來拱手道“陛下,如今再播麥種已經是來不及了,朝廷只能調撥糧秣進行賑災,同時投放糧食在市面上抑制糧價!”
新任中書侍郎郭正一站出來說“崔尚書說得輕巧,常平倉經過一個冬天的消耗所剩已經不多,再要留下大軍出征的糧草,只怕所剩無幾,連皇室、大臣官員們的俸祿只怕都發不出來,如何賑災?哪里來的糧食投放市面上抑制糧價?”
吏部侍郎魏玄同站出來行禮道“陛下,如今關中形勢危急,糧秣奇缺,御駕留在長安多有不便,微臣建議御駕移至東都就食,朝廷大部官員也隨行東去,如此關中地區的壓力會小許多,對于賑災和抑制糧價也有諸多好處!”
蘇揚這時立即站出來抱拳道“陛下,不管御駕在何處,關中賑災之事必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