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被世家視為公敵的人,所以,他也從來沒有放棄過打擊世家。
不過,在他的實力還不能碾壓一切的時候,所用的手法,必須溫和一些。
比如,弄一些看上去可能會賺大錢的產業,讓他們持續的在自己這里花錢,在經濟上打擊他們,壯大自己。
種植大棚蔬菜,需要在煤炭產量充足的地區才有搞頭,這就直接排除了很多家。
畢竟,在這個時代,燒煤炭還并不流行,被大家視為一種很危險的事物,各家除非是偶然情況,一般不會專門搞一些煤炭礦山在自己手上。
再一個要考慮的,就是總體發展規模必須與市場需求一致。
比如,你在一個只有幾千戶人口的下州,種植十萬畝大棚蔬菜。
而這個州里,能花高價吃的起這些蔬菜的,還不到一百戶,你讓一戶人家吃一千畝的菜,怎么吃的完?這就勢必要外銷。
以現在的交通水平,大雪封路之后,哪怕是于秋,也很難大規模的將洺州產出的蔬菜,賣到關中洛陽去,何況是別人。
他之所以將洺州種植大棚蔬菜的規模定在三十萬畝,是因為三十萬畝足夠供應洺州近六十萬本土百姓的需求。
而要向關中洛陽出售的話,其實直接在關中洛陽找田地建棚種植更加劃算,這就跟后世做生意一樣,在哪個地區賣貨,就直接在那個地區開廠生產,減少物流運輸的成本。
其實,在洺州投資一千多萬貫修建三十萬畝大棚蔬菜田,于秋是有些后悔的,哪怕是遲一兩年物價下跌了之后再搞,也能省一半的錢。
然而,他不敢賭未來兩年大環境會變好,因為在后世偶爾會翻翻史書,看看歷史正劇的他知道,這些年總是會有這災那災的,多整些能產出食物的產業,自己也有保障一些。
不過,從利益方面來講,拿出一個技術,再出幾個人,讓別人投資所有實際開辟產業需要的成本,自己坐等收錢,甚至,再賣一些自己的附加產品給別人,再賺一道錢,才是對于秋最劃算的套路。
比如,和長孫氏合作在關中種植大棚蔬菜的話,出田,出修建的人手,以及材料的,就部是長孫氏,而這個大棚搭建起來之后,又要向于秋買農藥,買肥料,買種子等等,就導致實際上這個大棚的盈利中,有一大部分是歸于秋得了,而且幾乎不投入什么成本,比他自己做,還要劃算很多。
而這個產業要是在所有北方州縣開了花,那么,所有北方州縣,都會源源不斷的為于秋貢獻財富。
所以,在談判中,于秋是抱著多多益善的心理,這就很大程度的滿足了那些貪婪的世家子的需求。
長孫氏在關中投資三百萬貫,修建五萬畝大棚蔬菜田,擁有這些大棚的所有權,于秋建造技術和日常經營管理,掌握經營權,由這五萬畝大棚蔬菜田所產生的利潤,長孫氏與于秋五五分成。
另外,他們還在洛陽投資兩百萬貫,修建三萬多畝大棚蔬菜田,同樣是由于秋建造技術和負責日常經營管理,一個得所有權,一個得經營權,所得利潤,兩家五五分成。
由于雙方達成了合作,長孫氏也有一些成為了于秋合作伙伴的優勢,只需要用一半的價格,他們就能拿到洺州今年產出的大棚蔬菜瓜果,這個條件瞬間就讓其它各家眼紅了。
半價是什么慨念,內侍監用十萬貫買了兩百車,長孫祥卻可以用十萬貫,買四百車。
這樁買賣談成,不僅對于長孫祥來說,是巨大的個人功績,還能為長孫氏賺足了利益,因為,長孫祥直接向于秋購買了價值兩百萬貫的蔬菜瓜果,今后他們長孫氏的車隊每隔天就會到武安縣來拉一次,直到明年開春冰雪融化,市場上不缺蔬菜之后。
第一筆生意的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