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學究喃喃自語說出的話,孟溫禮聽了卻是心中一動。他想著李泌舉神童那日就該授官,聽說是因為歲數太小,授予他官職反而不利于他成長,故而沒有授官,只是讓他家人好生養育他。
想到李泌已經十二歲了。于是,孟溫禮打算還李泌一個人情。他看著老學究突然說道:“不如就去求求圣人,將李泌請到國子監來。”
老學究一聽大喜,以為孟溫禮是讓李泌來國子監授學。其實,孟溫禮的真實想法是,想讓李泌來此做官。國子監此時還缺一名從八品的四門助教,讓這李泌來做,是最為合適不過的了。
孟溫禮此時已是從三品的國子監祭酒,以自己的身份舉薦一名神童做四門助教,他覺得還是有把握的。
事不宜遲,孟溫禮匆匆寫了奏表,然后就去見皇帝去了。臨走的時候,他還沒有忘記帶上老學究拿來的那根戒尺,和那本弟子規。
至于李泌說的那段三字經,孟溫禮自然沒有忘了寫在奏表里。
崇文館這邊,李泌和皇子們玩鬧了一會后,授學的另一位先生就來了。這先生是從弘文館那邊來的,給皇子們講的是谷梁傳。
《谷梁傳》,也被稱為《谷梁春秋》,說的是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之間的事情。李泌在書院里時,就聽李承修講過此書。現在聽到這位先生講的并沒有什么新意,也就沒了什么興趣。
轉臉看了李浚一眼,看到他聽的卻是十分專注。《谷梁傳》講的是帝王和臣子之間發生的事情,調節的是君臣之間的關系,屬于帝王將相的必看書籍。這李浚如此認真的聽講,李泌倒也沒覺得有什么意外。
畢竟,每個皇子心里都有一個帝王夢。特別是這大唐,自打開國以來,這皇位就------
好像每一次皇帝上位,都不是那么的順暢啊!
這樣一來,就給了所有皇子一個希望。
李泌再看看其他皇子,此時聽課的時候也是很專心的樣子,心里就不由得笑了。
我要是玄宗皇帝啊,選太子的時候就先考考你們,然后把試卷公布了。不過,我會讓人把每張試卷的名字都隱藏了,就跟考進士防作弊一樣,讓那些大臣們看不出是哪位皇子的試卷。
什么,看筆跡字體?那你就白費力氣了,這大唐人人習正楷,特別是宮里的人和大臣們,寫不好正楷怎么寫奏表?此時,正楷就是官體字,這些皇子們每日加以習練,這寫出來的字大體上是一樣的。
若是你想著哪張試卷得到的好評多,哪位皇子就可能會上位,那你就想錯了。這是選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就這樣選出來你不覺得有些草率嗎?
這可是選大唐的皇帝,是關系到國運的事情,一考定終身?開玩笑吧!
通過試卷,只選出前三位,然后公布這三位的名字。然后,讓所有在長安的大臣們,還有抽選出來的外臣們,無論品秩高低,都來含元殿這里,聽這三位皇子的演講。
演講過后,現場打分,現場唱票,一刻也不耽誤。如此,才會讓那些沒有坐上太子之位的皇子們心服口服。自家不如人,怨誰啊?
不過這樣操作,就會有人說,這樣必然會讓那些皇子們有意結交大臣,好讓他們在自己入圍后給自己打高分,投一票。
這種事肯定會有,但這樣做有沒有用就不好說了。大唐這么大,疆域寬廣,臣子們就多,只在這長安的還好說,那些外臣們你怎么結交?再說,誰知道是哪位外臣回來投票?
如果哪位皇子用撒大網的方式廣交外臣,必然會被人得知,那么,等著他的就是自動退出競爭,然后去大理寺的監獄里過完余生吧。
想想這辦法也不錯,能讓每位皇子都勤加學習,努力做個好皇子,爭取最后當上皇帝。還能讓他們感受到一點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