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勇敢還是愚蠢?
很多人早就已經分不清楚這兩者的區別了。
——————————
——————————
小時候的張森是個倔脾氣。
現在仍然記得小時候有篇語文課文是將兄弟團結的故事,父親在離去前夕將三個兒子叫到床前,依次給他們一雙筷子,五雙筷子,和一大把筷子,每個人都能能掰斷一雙筷子和五雙筷子,最后的一大把筷子卻不能掰斷,然后父親將他們一起叫到床前,讓他們一起掰,然后這一大把筷子終于掰斷了。然后父親教導三個兒子說,生活總許多事情都是這樣,希望三個兒子能夠團結一心。故事到這里便結束了。班里同學都很感動,大家也都明白了團結的重要性。
可是張森這孩子腦回路卻突然跳閘,舉手問老師,一個人怎么可能不能把一把筷子掰斷了,是不是他們的力氣太小了啊,老師半天解釋說,一把筷子很難掰斷,張森卻一股死腦筋的不相信。語文老師是個年輕的女老師,也突然脾氣上來了,跑到食堂借了一把筷子,用透明膠帶纏了起來,讓張森試試能不能掰斷,張森第一次試時,沒有掰斷,女老師面上漏出了得意之色,第二下,張森奮力一掰,這一把筷子都斷了。班里的同學一片唏噓,女老師看著事情方向的嚴重偏離,只能說“可能食堂的筷子太久沒換,很舊了才容易斷的,一般肯定是掰不斷的”,然后一把將斷了的筷子扔進了垃圾桶,繼續講課。
放學回家,張森跟父母說了這件事情,父母聽了哈哈大笑,卻沒忘了告誡張森以后不要再做這種事情了。張森內心雖是不懂原因,卻感覺到自己可能是做了某件錯事吧,老師不開心,父母也反對不許自己再做同樣的事情,那肯定就是自己做錯了吧。
后來,張森上了大學,班里有同學在沒有老師的那個微信群里面一起議論譴責某個老師,煽風點火,張森只裝作沒有看到,一個小時后,班群終于停息了這場譴責大會。張森終于呼了一口氣,期待有新的話題,讓大家放過這個話題。可是又一個小時過去后,突然有一長段話來自某個同學,官方且虛假的批判老師的行為,張森一下子火氣便上來,發了一段話給懟了回去。發完張森苦笑問自己,這么多年還是沒長大么。
發完,沒人回應,與之前大家熱火朝天的諷刺不同,群里寂靜極了,終于班長出來發了話說,有意見大家直接找老師吧。張森笑了笑,卻并無情緒波動。然后有個女生私聊張森說,她也看不慣,然后譴責那個帶頭的女生,張森卻并沒說太多,因為她明白自己若回頭譴責那個帶頭的女生,那和那個帶頭的女生并無差異。
而至此,張森卻又覺得自己或許這些年有一點點的長大了吧。
無論是勇敢還是愚蠢,張森分不清楚,張森也不再介意。也許那一番話的反擊,發泄了張森這么些年內心的隱忍吧。那隱忍的一小時,張森想懟回去,可是張森是害怕的,張森本沒什么朋友,只希望安然畢業,不曾想過有交集,卻也不愿被隔離,可是真正的發送過去后,張森卻突然心中平靜和釋然了。
勇敢還是愚蠢,張森既早已分不清楚,那就算了,那又怎樣呢。
張森就是張森,可能愚蠢,因為她想做她自己,不想成為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