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此時此刻,我們的“文化之旅?魅力中國”游學活動即將告一段落。也許很多同學還沉浸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之中。的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利用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是人民的需求,是時代的召喚!
縱使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縱使社會結構不斷變換,中華文化仍能以它獨特的方式展現于人們的面前。在對敦煌莫高窟的探索階段,我們看到了數不勝數的古老洞窟,我們看到了各種姿態的飛天,欣賞了莫高窟的壁畫和彩塑,感受到了印度佛教、中國佛教相融合的魅力。不同的文化匯聚交融成就了獨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交流,使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共同發展。
利用時代精神,講好中國故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讓中華文化為世界文化錦上添花。“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于文化而言也是一樣。北京故宮,歷經了明清兩代六百多年,早已成為了中國的標志,蘊藏著深厚的中華文化。而今,隨著時代洪流的涌動,這位六百多歲的老者重新煥發了生機,披上了時代的外衣。這里不僅有宏偉的皇家建筑、珍貴的中國文物,還有由幾家世界知名博物館聯合推出的“靈魂中國”特展,中國元素正逐漸成為世界時尚藝術的流行素材和靈感來源,再引入時代贈予的先進科技,中華文化從而傳播到世界各地。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中華文化緊跟時代潮流,以不同形式出現于不同場合,但中華文化的基本內涵從不曾改變。
利用實踐經驗,講好中國故事,是歷史厚望,是未來期許。
中國古代哲人有云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一理念與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千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倡導大同社會,而文化大同也是其重要內容。各種文化之間雖不相同,但也或多或少存在著共性。在文化交流與發展中,求同存異這一理念成為人們共同的心聲。正如西塞同學所說的,與中國同齡人一起打籃球、練武術、喝可樂、品中餐等具有共同的愛好,新奇的感受讓大家成了好朋友。
不同的一群人相聚在一起總會有,并能一起進步。而文化的交流也是如此。
中華文化的發展,切記“一支獨秀”,應該“雨露均沾”!獨自走過莽莽蒼蒼,與你同在才有了光。中華文化,應與世界文化同行。
為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讓中華文化為世界文化錦上添花。不僅要求中華文化自身的發展,更需要世界各國文化之間求同存異、博采眾長,如此,才能讓世界文化大花園百花齊放!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