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林雨生也是不明《華陽經(jīng)》中所著“惟有真在,古今無移。真常之道本無為,有為即非常道,天地無為,萬物生成。”
可是觀想了很久還是參悟不透其中含義,林雨生困惑地搖頭。
直到兩個月后慢慢地通讀全書,終于有所感悟。
口中時常念叨“常易不易,太極之體。可易變易,造化之元。太極度之,動靜之理。兩儀肇分,動靜之機始發(fā)。”也就是說太極之體即是道之體。
“所謂的易之用即是太極之用,那么動靜之理即是道之方法,生死之分,陰陽之分。”
“道本虛無生太極,太極變而先有一,一分二,二生三,四象五行從此出,無一不是天地靈根。玄教妙法易自一中分造化,人心以上運經(jīng)綸。”這是內外兼修的不二法門,就好比水缸容器,身體也是一樣沒有好的體魄是無法更好地蓄積造化之元。
讀懂后茅塞頓開,林雨生暢快大喝“當真是可以正道修仙之典籍!這部《華陽經(jīng)》所述太玄真武道,實乃修真之道。修真之道需從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陰陽混成與道合真。”
忽然有些失落的低頭打量著,自己還只有六歲的身體,現(xiàn)在急于“煉體”肯定會影響自己以后的發(fā)育。只能先研習《華陽經(jīng)》吐納之法,修其內在產(chǎn)生真元內力,再修外力煉體事半功倍。
就這樣白天林雨生就跟著父母到田里干活,一點點鍛煉體魄。夜晚在自己的小屋內,感應天地造化氣息,吸收吐納。偶爾父母來看過,見其怪異得像個道士一般打坐,林大柱和阿蓮也都見怪不怪,全當是小孩子自娛玩樂。
忽地有一天,林大柱也不知道從哪里淘來的一把桃木劍,用朱砂修復了一下,就丟給林雨生當玩具。這幾年家里也不愁吃穿,夫妻二人不愿兒子跟自己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干這農(nóng)家活。
六歲的林雨生平時也很聽話,從不招災惹禍。就是經(jīng)常拿著桃木劍,在院子里重復著“刺砍劈三個動作”林大柱夫妻倆每天繼續(xù)田里勞作,上山砍柴,采藥,周而復始,一家四口,小日子過得也是充實安逸。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一晃兩年又這樣過去。
這兩年靠山村可以說變化很大,因為逐年的好收成,家家戶戶都很殷實,紛紛拆掉了茅草屋,在原址上蓋起結實美觀的磚瓦房。以前只有三十戶人家,這幾年婚喪嫁娶又添了幾戶新丁,現(xiàn)在是三十三戶的靠山村。
村子里現(xiàn)屬林大柱家最為富有,房舍也是最多,蓋起五間正房三間偏房。林大柱又給大爺爺家翻修了草屋,老頭開心地在翻修好的草屋門上題了三個字舒心齋。
話說今年八歲的林雨生,農(nóng)村長大的孩子身體都比較結實,明顯長高了不少。近六尺的身高,端正的五官,深邃眼眸,帶著幾分英武不凡。林雨生雖然只是個八歲的少年,修煉真氣之后氣息悠長且內斂。心智特別成熟縝密,比起成年人也不遑多讓。只是平時不愿表露出來,還是佯裝天真少年心性。
每天不斷修習《華陽經(jīng)》內功心法經(jīng)脈走向,林雨生已在任脈關元穴,將臍下三寸之處的“下丹田氣海”修成。
靜心吐納!感受著丹田氣海中的那團真氣,驅使真氣從下丹田出,經(jīng)會陰,沿脊椎督脈、夾脊和玉枕三關達頭頂泥丸宮,再由兩耳頰分道而下匯至舌尖。與任脈相接真氣沿胸腹正中還回下丹田。做小周天循環(huán)起初進展緩慢,這兩年多每日必修小周天之法已越發(fā)純熟。
冥想感悟了兩年,已然吸收吐納了一些真氣在體內。因為中丹田膻中穴的心脈和上丹田泥丸宮識海,還都未能全部打通,由于沒有外功招式輔助,怎么激發(fā)出真氣氣勁,還是時靈時不靈。前幾日使用桃木劍劈刺石碾子,差點將木劍折斷。現(xiàn)在八歲的身體,雖然可以提起百斤重物,但是還是太弱,須有“外物淬體”又或是“淬體之術”,內外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