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警醒
眾人聽來此乃靈隱寺所求之物,不由驚嘆出聲,就連錢老太太神色都正經了些,始終沒上手去碰那佛珠,反倒先扭臉兒去看林蘅“蘅姐兒,這佛珠,果真是送我的壽禮嗎?”
林蘅叫她問的有些發怔,面上一紅,點頭說是“送到了老太太跟前兒的東西,哪里有假的呢?不然我成了什么,竟拿了長輩來尋開心的輕狂姑娘嗎?佛法講善緣,我剛巧帶著這佛珠到歙州,剛巧就趕上了您做壽,又那樣剛巧,您便就是個吃齋念佛,最有善心的人,可不就是您與這佛珠有緣分嗎?”
她一番話說的滴水不漏,把老太太哄的越發高興,連帶屋中眾人,也不免夸她會說話又識禮。
可只有溫桃蹊,是萬萬笑不出來的。
她神色復雜的偷看了林蘅一眼,匆匆收回目光,斷不敢再多看,唯恐泄露了她心中此時的情緒來。
靈隱寺是天下名寺,前世林月泉帶著她去過杭州一回,拜過一趟靈隱,她便覺得,便是皇家寺廟,也不過這般氣派了。
后來她聽底下的人說,其實林月泉時常往靈隱寺送香火錢,一直到她要死的時候,她都在想,許是虧心事做得太多了,就多往這天下名寺中捐香火錢,求著佛祖庇佑他一二。
不過正經說起來,她倒是聽林月泉提起過那么一嘴——靈隱寺名氣太大了,求上門去的善男信女太多,就連那些個素日不怎么敬仰佛法的,有時求心安,有時求平安,總歸不遠千里萬里的,都要到靈隱寺去拜求一番,是以靈隱寺規矩就也極大。
旁的且不說,就說林蘅今日拿出手的這佛珠來講,年間能求得一串,便極不容易,那是要拜寺登山,三跪九叩的,等到了山頂,進了寺門,又要齋戒七日,到大雄寶殿去發愿,發完了愿,便要在禮佛七七四十九日,如此才算圓滿,才能得這么一串兒佛珠來。
也許這佛珠本身并不多名貴,比她的玉墜子差遠了,甚至連老太太頭上的暖額也不如,只是真有人有心求來一串,或保家宅安寧,或保一世順遂安康,最珍貴難得的,從來都是心意,再有靈隱寺的名氣加持,就更加難得了,單說花銀子,是絕買不來的。
而溫桃蹊之所以心情復雜,是因她曉得林蘅必定說了謊。
前世相交,她也算是知道林蘅為人,如今扯謊,她也能夠理解。
林蘅去求這佛珠發愿之時,多半沒在佛祖面前說明究竟是為何人所求,她帶回家去,可能原本是想送了她祖母或母親,但不知是因為什么沒送出去,后來又說要送她到歙州李家來小住,李家太太雖是她親姨媽,但她在家里都不受重視,難道李家太太就一定高看她一眼嗎?
這東西,她帶在身上,八成是要拿來討好李家太太的,只不過溫桃蹊記得,李家太太并不是個潛心禮佛之人,倒把子不語怪力亂神之言時常掛在嘴邊,這佛珠于李家太太而言,自然不多珍貴,她大概是到了歙州才曉得此事,也就沒能送出手去。
正好趕上了他們三房老太太做壽,又是個信佛的,且林蘅對她四哥頗有情誼,這東西左右求來了,也是她的一樁善德,如今送到老太太面前來,是她的人情,也能討個好,再者說,先前她跟大哥托付林蘅回家去,林蘅扯謊說帶了東西忘了拿,真要說,也只有這串佛珠,最能圓那個謊。
溫桃蹊并不覺得她這般來討好老太太,有多令人心生厭惡,反而是設身處地的替林蘅考慮,覺得她活的實在是委屈。
林家也算是書香門第,她一個嫡出的女孩兒,卻要事事處處看人眼色,更有甚者,連她姨媽不喜佛法這樣的事情,都沒有人告訴她一聲,還要她到了歙州,自己去發現,若她是個無心的,不大留意這些,又要怎么樣呢?
錢老太太已經把佛珠上了手,又哄著林蘅喊了兩三聲祖母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