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羅取渭河靈,醉得華蓉忘上庭。仙道何須爭躍界,浮夢聚散闡黃庭。”
卻說李俊憑著神行符之力,一路奔逃,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華州地界。但見東西兩方都有山脈,西邊一山幾主峰呈簸箕狀,東邊一山主峰呈鼎狀,皆是青峰疊翠、閑云出岫,仙靈之氣盎然。李俊路癡又犯了,不知如何行走。
忽然一個老樵夫從西邊山上下來,唱起了如上詩歌。李俊心猛地一跳,莫非遇上高人了?
連忙迎上攔住,遞上葫酒水,言道“樵家辛苦,在下本要去那華陰縣史家莊覓友,只是人生地疏,不識去路,幸遇前輩,還請指明前道!”卻是一語雙關。
那樵夫呵呵一笑,接過酒水,也不謙辭,一飲而盡,插了插嘴,道“此去史家莊,只有兩條路,一是順著這柳枝官路直走,到了渭南大道再西拐,不消多久,也便到了;還有一條,直須爬這仙山,翻過東峰、行下北峰,方才能到。”
李俊聽了自行腦補,以為另又玄機,又問“不知此仙山何處,還有東面仙山何處?”
那樵夫詫異一看李俊,心道,不會吧,不會吧,不會真有人不認識西岳華山吧!
表面卻是和藹、耐心,解釋道“這東邊鼎狀之山乃是那西岳華山;而西邊簸箕狀的與之稱姊妹,長為太,小為少,正名少華山。之所以稱姊妹,乃是因為傳說二山是天宮上帝御園的一對使女,華蓉仙子和華芙仙子,下凡顯形而成。”
李俊又驚又疑,莫非這世界真有神仙上界,并常與此界相通?可為何以前私毫沒聽聞這等仙道逸事。
穩定心神,又問道“原來老丈方才所唱’簸箕羅取渭河靈,醉得華蓉忘上庭’就是說少華山,那不知此歌您是從何聽來,歌中‘仙道何須爭躍界,浮夢聚散闡黃庭’又是何意呢?”
那樵夫道“我一個大字不識的山里野人,哪里知道什么意思。歌是從山上陳摶老祖道觀外聽來的,只覺好聽,便拿來唱了。”
李俊自是知道傳說中的仙道高人扶搖子陳摶,卻不知他在這里竟有道統,連忙又具體問什么情況。那樵夫答道,陳摶老祖非但此山有道統,對面華山也有。此山是他自闡修行要義創的清虛道,華山是他替友繼道統傳的全真道。
再問那清虛道道觀在何處,他卻答說不清楚,當年云里霧里偶然到了外面,聽到了此歌,后來卻再也去過。也許你自己上山去就知道了,到時候有機會再傳幾首新歌。說罷,告辭而去。
李俊卻一路悄悄跟上了那樵夫觀察。只見他回到了家中,有妻有孫,兒子說是外出服役去了,兒媳在員外在做工。并無神異。
李俊回到山下細細尋思起來,那民傳神話驚世夸張,實難相信;這兩家道統的仙道異聞,卻是可待一證。
去史家莊的兩條路應該不虛,之前就有聞那史家莊正在少華山脈中東北次峰腳下。此去就不直走柳枝路再轉渭南官道了,既然眼見仙山,又聽仙聞,怎可置若罔聞?于是尋了處荒野山徑,轉身上山,要穿行越過整個東峰,再下山前去。
上山初時還有游蹤樵跡,不一會兒便只見古木遮天、野草隔前,并無半條路徑、也不知陰晴。但李俊武道基礎牢,又入仙門,自是無懼,只身繼續往山林里鉆,一往無前。
沿路也沒遇什么危險,尋常野獸遠遠望到便逃了,也不知是不是修仙之后帶來的什么氣場之故。李俊對它們也沒興趣追獵,倒是一路忙著采了不少長年靈藥。
“咦?這植物根經青玉模樣,其葉如掌、色玄黃,果實卻如火通紅、芬芳甘甜,莫不是那清源玄黃朱果?如此成色,怕有五六百年了吧!”李俊又見一株俗世有錢也難得的寶藥,剛剛摘下熟了的果實,忽然身后一陣惡風襲來。
李俊靈識一緊,連忙躲去,那陣風吹到后面一棵樹上,那樹立馬橫腰而斷,裂成了七八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