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阻擋三萬人至少五天的時間,如果換成一支精銳,沒有十天的時間楚軍休想有任何進展。
是否開放這處隘口讓楚軍經過?
這個問題曾經在梁方高層引起過很激烈的爭論。
最終梁國的大將軍做出決定,開放!
“既然已經決定借給楚軍通道,那就不要在這種事情上搞鬼,讓他們過,在宋國的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楚國是不會針對我們的。”
但梁軍還是在隘口的不遠處駐扎,一旦發現楚軍有占據隘口的可能變回突擊過來。
就算不能全殲楚軍,也要阻止他們。
游俠兒選擇此地也是得到了一位將軍的默許,他對大王和大將軍將此隘口放開給楚軍非常不滿。
但又因為無法違抗軍令,只能用這種手段給楚軍增加一些麻煩。
四百游俠兒相對于三萬楚軍而言數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這種地方他們能夠發揮不下于兩千普通士兵的作用。
這下有好戲看了!
梁軍將領看著遠處隘口的方向,露出神秘的微笑。
順國,這一次前往宋國干預的人選還是我們的老熟人,應王李應。
其他兩位繼承人就算不滿也沒有辦法,宋國還是在順國東南,只有應王距離宋國最近。
雖然這是一件很容易立功的好事,但李應卻并不十分愿意帶兵前往宋國。
不知道被秦王和洛王知道他的想法后他們會有什么感受?
李應在整兵前往宋國之前與自己的心腹開了一次會議,議題就是如何在這次入宋之戰中獲得最大的好處。
不要以為有十幾個國家正在對宋國虎視眈眈,他們就能輕松的攻入宋國。
李應敢肯定,一旦宋君與大將軍子武聽到有別國要入侵宋國之后肯定會用最快的速度達成和解。
兄弟鬩于墻而外御其辱!
不管內部如何斗爭,當外敵來臨的時候他們肯定會一起共同抗敵。
何況不管是宋君還是大將軍子武都是深愛宋國之人,也都是聰明人。
他們知道應該如何選擇。
順國和其他國家想要武力干涉宋國的內亂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如何進入宋國的問題。
李應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就想到了這個問題,召集心腹過來就是想要商議一下如何用傷亡最小的辦法進入宋國?
只有進入宋國之后,才能談收益的事情。
齊、順兩國斗魚宋國接壤,解決完宋國的問題之后還要考慮與齊國的斗爭。
還有楚國和一些其他小國在中間充當攪屎棍,想想就讓人頭大。
這就是得到的人頭疼,沒有得到的人眼熱。
如果可以,李應真希望讓洛王或者秦王去接這個燙手山芋。
但順王的命令給了他,他也沒有拒絕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