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南對滄羊城的探索只能放在交流會之后了。
乾國對他們的熱情超出了楚國人的想象。
在他們剛剛到達滄羊城的第二天晚上就舉辦了交流會。
實在是此時距離立國大典的時間太近,禮部的事情越來越多,舉辦完這次交流會后大概率就不會頻繁舉辦交流會了。
在立國大典之前最多還能舉辦兩三次交流會。
這還是楊遠特許他們的結果,如果不是楊遠親自下令,禮部尚書早就把他們抓過去干活了。
要知道大典之前(包括進行時)最忙碌的就是禮部和將軍府。
禮部負責大典的流程,將軍府,主要是兵馬司負責大典的安全。
安全問題其實還好,因為將軍府的幾位將領心里很清楚,他們只要做好表面的治安工作就行。
真正的安保工作大部分都是在暗處。
黑翼、軍情司和安保局的人已經快把滄羊城填滿。
就連神衛軍斥候營都想往滄羊城鉆。
不過被鞏義阻止。
“滄羊城內的安保已經足夠了,你們就不用幫忙了,有閑工夫不如去東邊多偵查一些情報。”
斥候營長聽完鞏義的話,心里不禁想到,東方?
那里會成為主公的下一個目標嗎?
相比在滄羊城內抓那些暗中的老鼠,斥候營長更喜歡去敵人的城池、原野獲得情報。
雖然少了斥候營,但滄羊城的守衛依舊非常充足,任何想在這座城池搞破壞的人都會見識到什么叫做天網。
楚國人和齊國人前后腳到達碧月莊園。
誰也沒給誰好臉色。
楚國人還好,只是多年下來的習慣讓他們在看到齊國人之后不想多做理會。
齊國人就不同了,田氏背后與楚國勾結的事情幾乎傳遍了臨淄,他們對楚國可算是新仇舊恨加在了一起。
看到齊國人咬牙切齒的看著他們,楚國人對齊國人的恨意突然消失了不少。
他們臉上都浮現出笑意,有什么事情比看到敵人倒霉更高興呢?
尤其是他們的倒霉還是自己造成的。
那可真是太爽了!
就連熊南看到齊國人的樣子也不禁翹起了嘴角。
他對楚國內部的混亂有些不滿,但他終究是楚國人,看到齊國人倒霉他也會開心。
“看他們的臉色還以為家里死了老娘!”
楚國人在齊國人不遠處說起了風涼話。
聲音不大不小,剛剛好能被齊國人聽到。
齊國人聽的很清楚,也知道楚國人在針對誰。
但他們能怎么辦?
在門口和楚國人打一架?
先不說楚國人看起來就比他們年輕、強壯,就是年紀差不多,齊國人也不想和楚國人打斗。
楚蠻子的綽號可不是隨便喊出來的。
大部分楚國人確實當得起這個綽號。
齊國人喜文、繁華,對戰斗之事并不熱衷。
尤其是貴族,只有少數貴族喜歡舞刀弄槍,這次使團中顯然沒有。
齊國人只能裝聾作啞,走進莊園。
聽著身后楚國人肆意的笑聲,齊國人竟然冒出了小國使者受辱般的感覺。
齊、楚兩國使團的到來宣布了交流會的開始。
齊國使團在交流會一開始就瘋狂針對楚國。
乾國人雖然可惡,但對交流會的保護還是非常嚴密的。
如果楚國人真的這么做了,齊國人也是非常樂意看到的。 乾國人不會看著楚國人在他們的地盤上耀武揚威。 現在乾國和楚國之間隔著順國,而且兩國之間也沒有世仇,所以他們短期內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