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的爻辭“不出戶庭,無咎,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意思是孔夫子說之所以總有‘亂’發(fā)生,其亂之源往往是由言語引發(fā)的。國君說話不慎密則失信于臣子,臣子說話不慎密則災殃及身,謀劃事情不慎密則造成禍害。所以,君子處事說話謹守慎密,不亂出去,也就不會亂說話。”
楊如意輕輕拍手,高聲贊道,“張秀才果然知識淵博,解釋得清楚明白,”她話一轉道,“你做到了嗎?”
張文軒剛才只顧著賣弄,被楊如意一問頓時明白對方是說自己處事說話不謹守慎密,算不得君子,氣得臉都紅了,“我等讀圣賢文章,不與你等小女子作口舌之爭,唯小人與君子誰養(yǎng)也,圣人果然沒說錯。”
楊如意故意嘆了口氣,“真是聞名不如見面,你既熟讀圣賢文章,那我就考考你,當然太難的諒你也不會,我出個簡單的,我出個上聯你來對下聯。”
張文軒剛失了面子,正欲扳回一局,急忙開口道,“好。”
楊如意假裝沉吟了一下開口道,“一鄉(xiāng)二里共三夫子,不識四書五經六義,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膽,你對吧。”這是前世看電影時記住的一幅上聯,此時拿來惡心張文軒。
張文軒見楊如意只沉吟了一會兒,就岀了這幅上聯,不但嵌進了一至十個數字,還公然嘲諷他學問不精,當人家西席,是誤人子弟,十分大膽,入情入景,暗自心驚。
張文軒原地圈地良久,終是想不出下聯,只能抱拳俯身,“小生才疏學淺,對不出下聯。”臉色已是漲得通紅。
楊如意只是前世經歷得多,并不是真的比讀書多年的古代人能引經據典,于是見好就收,輕嘆了口氣,“原來不過如此。”對曾阿牛道,“我們回去吧。”
張文軒看著那驢車越來越遠,站在原地沉默不語。
旁邊圍觀的人群立馬炸開了鍋,各種聲音紛紛響起。
“這就是那個河東獅嗎?原來這么有學問,難怪看不上人家秀才。”
“那是,人家以后肯定想找個更好的,兩人天天對著吟詩作對豈不更好。”
楊如悠看著妹妹一妹疑惑,“你怎么會懂這些?”
楊如意眨了眨眼,一臉無辜,“前兩年有天早上,我在家門口看見一個快要凍死的老頭,看他可憐就救了他,他教給我的。”她說著穿越小說的套路,屢試不爽。
楊如悠伸出手指使勁按了按妹妹的額頭,“你就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