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多,恰好就是農民吃不起,但小地主、自耕農階級勉勉強強能負擔的價位。
這樣說來,陳平的目的也很明顯了:在保證‘百姓’吃得起糧,餓不死人的情況下,對朝廷產生不滿!
至于那些,連四百五十錢一石的糧食都吃不起的泥腿子,在此時的掌權者眼里根不屬于‘民’的范疇。
不過身為皇帝,劉弘卻不能繼續坐視糧價居高不下了。
華夏老百姓,自古以來都是最淳樸,最容易滿足的群體,同時,又是狡黠的、健忘的群體。
開少府糧倉,甚至是騷包的‘取宮內糧’,固然能為劉弘贏得一時的贊譽,但歸根結底,百姓最大的訴求,還是吃飽肚子。
——理想不能當飯吃,忠心也一樣!
在這個打雷閃電、日蝕地震,甚至有流星出現,都要皇帝出來向上倉告罪的時代,皇帝最大的責任,便是讓子民安居樂業。
通俗點說,就是吃飽穿暖。
而且作為后世人,劉弘實在是無法像陳平那般無情,冷酷將窮人開除出百姓行列。
——窮人就不給國家納稅了?
就不當兵、不為國家保衛邊疆了?
搞笑吧~有錢人才是最讓稅務部門頭疼的!
所以,長安糧價問題的解決,迫在眉睫。
可除了用皇帝身份,強行命令少府開倉售糧之外,劉弘也沒有別的好辦法——在確定這件事是陳平的手筆之后,劉弘已經不指望那支未必存在的‘關東購糧隊’,能解決關中的糧食問題了。
無可奈何的劉弘,也只能盯上安陵杜氏,以及傳說中那五十萬石存糧了。
有了那五十萬石糧食進入市場,即便陳平靠著丞相的威權,繼續逼迫關中糧商高抬糧價,也沒有什么意義了——五十萬石糧,足夠長安及周邊地區吃一個月!
也就是說,只要有了這五十萬石粟米存在,未來一個月內,長安百姓理論上不會有購糧需求。
一個月的糧食儲存成本,有多少糧商負擔得起?
那些恨不得將頭發都剃下來賣掉的吝嗇之徒,又如何愿意承擔如此巨大的損失?
再者,誰敢篤定,安陵杜氏的存糧到底有多少?
劉弘大可把那五十萬石糧食撒入市場,然后對外宣揚一句:這是杜氏之糧的一半!
糧商們還坐得???
怕是恨不得趕緊將糧食賣出,節省儲存成本了!
再說了,安陵杜氏一滅,關中商界失去領頭羊,還指不定得亂到什么時候。
稍抬起頭,見陳平亦是若有所思,劉弘暗自冷笑著:陳平此時,沒準也想著將安陵杜氏吃下去呢!
嗯,這算是君臣二人,不可多得的默契了。
·
·
·
PS:著實抱歉,昨天出了點意外,把生活費賠進去了,今天出去兼職,賺點錢維持生活,回來晚了。下不為例下不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