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劉恒的情緒安撫好,劉弘也就不再拐彎抹角了。
直入正題——劉氏宗親,如今可堪一用的還有誰?
這個問題,可著實讓劉弘傷透了腦筋。
相較于歷史上的其他皇帝,劉弘最大的劣勢,就是沒有母族挺腰,即——沒有外戚。
雖然田叔的出現,讓劉弘對外戚有了一些期待,但這件事,還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成行的。
對外而言,劉弘沒有外戚可以安插于朝堂;對內,劉弘最苦惱的,就是沒有足夠的成年皇族,可以替他鎮壓邊地。
作為穿越者,劉弘當然清楚諸侯分封制,對于中央集權根本沒有好處,對封建時代最好的,還是郡縣制。
但一個制度的好壞,絕對不能片面的從結果看待,時代背景,也同樣重要。
比如說在后世,隋唐宋明,中央權力達到一定的高度,官僚階級有了足夠的人手,那對國家而言,自然是全面施行郡縣制,中央直轄最好。
但在西漢,郡縣制根本沒有施行基礎——起碼在劉弘施行考舉,得到足夠人數的官僚之前,中央集權,全面實行郡縣制,根本就是空談。
為了達成全面施行郡縣制,劉弘手上就得有至少十萬秩百石以上的體制內公務員,以及數以十萬計百石以下的‘無秩’,即編制外臨時工。
如今天下,都不說官吏了,算上全天下的人,能認字的人有多少?
——未必能有十萬!
為了在全國范圍內施行郡縣制,劉弘首先要做的,就是發展文教,讓讀書人的數量達到一定的基數,為那十數萬乃至數十萬的官位培養可用之才。
然后,為了養活這幾十萬官僚,劉弘還要讓中央的財政收入大幅度提高,達到足以養活這些官僚的地步。
——如今,漢室每年的財政收入,也不過三十萬萬錢;,去掉政府日常開銷、道路維修、洪澇賑災,以及軍費,剩下的,也就三萬萬錢。
即便按百石官吏的俸祿計算,把那三萬萬錢全拿出來,也只夠養幾萬個百石級別的底層官員。
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想要全面實行郡縣制,并對地方實現有效控制,根本就是空談!
只能通過分封宗室,替中央分擔行政壓力。
所以,即便心里一萬個不愿意,劉弘也不得不忍著不爽,封劉姓親戚去燕趙,替他鎮守邊疆。
那劉弘的選擇范圍,就僅限于爺爺劉邦的兒子們,以及兄弟們中,沒有被封王的那幾位了。
至于劉弘自己的兄弟們···
拜托,還活著的惠帝諸子中,年紀最大的劉弘,現在也才不到十四歲!
那幫乳牙都沒換完的弟弟們,劉弘能指望他們干啥?
太祖高皇帝劉邦,在家中排行老三,另有二兄,一弟。
長兄劉伯,早在高皇帝五年便已逝世,后被呂后追尊為武哀王。
而太祖劉邦長兄這一脈,如今還在世的,便只有劉伯的兒子,羹頡(jiá)侯劉信。
此時,羹頡侯劉信已經年近三十1,在宗室中也算是壯年;但若說要用,這就有點讓劉弘糾結了···
正常情況下,西漢徹候的爵位名稱,都以封地命名——如絳侯周勃,其封地是絳縣;汝陰侯夏侯嬰,其封地便是汝陰縣。
只有王陵那樣的關內侯,才會以類似榮譽稱號的名稱命名安國侯。
而有漢以來,大漢版圖從來沒有一個叫‘羹頡’的地方!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劉信這個如假包換的徹候,居然不以封地為侯爵名呢?
答案就是羹頡侯,其本身就是劉邦賜予的羞辱性稱號!
在劉邦尚為秦泗水亭長時,經常帶著樊噲啊~夏侯嬰啊這些狐朋狗友到大哥家蹭飯;大哥劉伯十分疼愛弟弟劉邦,對此也沒有什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