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的混亂之后,未央宮再度重歸于莊重和寧靜。
反倒是過去這段時間似被塵封的長樂宮,在今日迎來了空前‘繁華’的場面。
——漢制,朝儀之后,朝臣百官無一例外,均需自未央宮東門徒步走出,入長樂宮拜厄太后,以彰漢‘以孝治國’的國策。
這也是漢兩宮制最根本的來由——通過朝會后的請安拜厄,朝臣會就朝儀內容向太后打一個簡短的總結報告。
基于此,漢太后才能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對朝局保持基本的了解和掌控,并保證國家大政不會太脫離正常軌道。
對張嫣而言,今天,無疑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在成為漢室太后之后,張嫣將第一次迎來朝臣百官,功勛大臣的正式拜會。
早在天還沒亮,朝臣勛貴都還沒入未央宮,朝會都還沒開始的清晨,張嫣就已經從臥榻上爬起,在宮女宦官的侍奉下洗漱更衣。
在二十二歲的年紀,以太后的身份接受朝臣百官的納拜,讓張嫣感到萬分緊張。
自然而然的,原本不甚喜歡打扮裝飾,也不怎么喜歡熱鬧的張嫣,為了這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天不出差錯,也是反復收拾著著裝——光是發型,張嫣就反復拆散了足足四次!
撇開民間不論,漢室女子的發型,普遍以束于后背,發簾遮住雙耳及小半張臉頰的松散‘婦人鬢’為主。
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用一根細繩,將頭發扎在接近發尾處,頭頂從正中梳至兩側。
以嫁為人婦的張嫣,自然也應當以這種極具時代特色的‘婦人鬢’為日常發型。
但漢太后的身份,又使得張嫣不能扎一個簡單的婦人鬢,而是要將頭發盤于頭頂,再以發簪作為裝飾。
而這種發型,在民間普遍用于為人祖母者的打扮方式···
張嫣二十二歲的年紀,雖然在西元前也稱不上太年輕,但也頂多是剛度過最艷麗的年華,與‘為人祖母’這個層級差了不止一點半點。
究竟怎么在自己稚嫩的年紀,以及漢太后應該遵從的‘老年打扮‘之間做抉擇,無疑讓張嫣傷透了腦筋。
最終,還是張嫣的寵宦,新任長樂宮大長秋李信,一語點明了張嫣糾結的心緒。
——主君今貴為漢太后,一應禮制,皆當首尊太后之儀。
有了李信這句‘指點迷津’,張嫣才以現在副全套的太后裝扮,出現在了長樂宮永壽殿前的高階之上。
按道理來說,張嫣貴為太后,完全沒有必要屈尊降貴,親自走出永壽殿——張嫣只需要端坐正殿,等候朝臣前來納拜即可。
但今天恐怕無論如何,朝臣百官都不敢踏入永壽殿了···
——天子怒急攻心,當廷昏厥!
光此一項,就將使得朝臣百官有一個算一個,皆背負上潑天罵名!
而作為天子之母的太后,無論是用什么手段,懲治將自己的寶貝兒子氣到昏厥的妄臣,都沒人能挑的出錯!
原本的歷史上,景帝劉啟病危,遂將太子劉榮之生母粟姬召至病榻前,苦口婆心的交代:朕恐怕不行了,朕走之后,皇位就留給榮兒了,愛妃母憑子貴,也會成為太后,記得對別的皇子和嬪妃寬和一些···
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粟姬一句老狗,硬生生給景帝劉啟續了七年壽命!
強撐過當夜,并在第二日勉強爬下病榻之后,景帝劉啟第一時間下令:盡捕粟氏外戚,下廷尉!
在太子劉榮的母族親戚還沒被抓回廷尉時,景帝再下令:后妃粟氏,神智昏聵,廢居暴室!
暴室,實際上就是冷宮在漢時的代稱。
太子生母被幽居暴室,并在短短幾天后‘突發隱疾’,而后暴斃,這無疑是一個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