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仁皇帝,是孝惠皇帝在登基之后,與宮中嬪妃所生。
孝仁皇帝出生之后不久,生母就抱病去世了。
當時的皇后張嫣一直沒能剩下子嗣,呂太后心疼整日哀愁的皇后,就跟孝惠皇帝提議,將皇長子劉恭過繼到皇后膝下,孝惠皇帝答應了。
被過繼給孝惠皇后之后,孝仁皇帝很快以嫡長子的身份被立為太子,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就連大臣們?nèi)肓藢m,都會對襁褓中的孝仁皇帝再三叩拜,繞道而行。
孝惠皇帝二年,長安城開始修造,在四年建成一般,到五年末終于建成,諸侯在六年冬十月到長安朝會。
當時的丞相是平陽侯曹參,滕公夏侯嬰對沒能成為丞相一直耿耿于懷,又對孝惠皇帝不重用自己懷恨在心。
孝惠皇帝四年,身為太子的孝仁皇帝四歲,滕公夏侯嬰想要親近太子,卻被年僅四歲的孝仁皇帝當面羞辱,便與宦者令張澤、內(nèi)史劉揭一起,在長安城散布了關(guān)于‘太子非陛下子嗣’的謠言。孝惠皇帝得知,以滕公有功社稷而沒有治罪。
孝惠皇帝五年,匈奴來使,單于冒頓在國書中言辭粗魯,以十分不禮貌的語言羞辱了攝政的呂太后;孝惠皇帝因此震怒,決定集大兵出長城,與匈奴決戰(zhàn)。
朝中大臣中,舞陽侯樊噲極力支持出征,并請求領(lǐng)十萬兵士討伐匈奴;河東郡守季布則反對,認為樊噲是在大言不慚,是為了武勛將漢室推向更加困頓的境地。
在朝堂紛爭不休,孝惠皇帝不知該作何抉擇的時候,時為太子的孝惠皇帝站了出來,對孝惠皇帝道以前,英明神武的高皇帝曾試圖與匈奴決戰(zhàn),最終卻導致了白登之圍,這就證明我們漢家還沒有與匈奴決戰(zhàn)的實力;兒臣一向與舞陽侯更親近,但這一次,兒臣并不支持舞陽侯。
聽聞太子言論后,呂太后心中有些不高興,便將年僅五歲的孝仁皇帝交到了身邊,問道我作為皇帝的母親,太子的祖母,往日對太子愛護有加;如今匈奴單于如此羞辱我,太子難道就一點都不憤怒嗎?
孝仁皇帝回答道身為子孫,我與父皇自然是為太后受到的屈辱而感到憤怒;但如今父皇還沒有加冠,朝中政務掌在太后手中,太后替高皇帝照看天下,不應該因為自己的喜怒,而決定是否起兵。
最終,呂太后同意了孝仁皇帝的說法,在對匈奴單于的回復中忍辱負重,以財物賄賂了單于,重修兩國盟好。
果然,匈奴在之后并未攻擊漢室,單于甚至派使者向太后道歉,表示自己有失大邦禮數(shù),希望得到太后的諒解。使者離去后,太后高興對的左右人說有太子,漢家就算后繼有人了。
七年秋八月戊寅日,孝惠皇帝駕崩,發(fā)喪。
在葬禮上,太后一直在哭,卻沒有眼淚。此時留侯張良的兒子張辟疆在宮內(nèi)擔任侍中,看到這個狀況,就問丞相太后只有陛下一個兒子,如今陛下駕崩,太后看上去卻一點都不哀痛,丞相知道原因嗎?丞相搖了搖頭,問張辟疆這是為什么呢?
張辟疆回答道皇帝沒有年長的子嗣,所以太后是在擔心你們這些開國功臣啊!如果丞相上奏請求敕封呂祿、呂產(chǎn)為將領(lǐng),掌握長安南、北兩軍,其余呂氏族人都入宮做事,太后必然會安心,我們也就可以躲避災禍了。
丞相聽從了張辟疆的計謀,太后果然安心,哀痛的哭了出來。
呂氏亂臣的權(quán)力,也從這時開始逐漸壯大。
九月辛丑日,將皇帝葬于安陵,下令大赦天下,太子繼位為皇帝,拜謁高廟。
十月年初的時候改元元年。
因為皇帝年少的緣故,政令都出自呂太后。
呂太后臨朝稱制,呂氏子弟因呂祿、呂產(chǎn)等人身居高位感到嫉妒,就爭相向呂太后訴苦,太后心地善良,只能聽從,就將右丞相王陵叫到了身邊,問如果將這些呂氏子弟封為王侯,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