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故齊貴族田橫自立為齊王,復辟田齊國祚;而巧合的是墨家三支中尚未斷絕的那一支,恰恰就在田橫的掌控之中。
楚漢相爭,雙方都忙于想辦法弄死對方,田橫便神奇的以齊王的身份,活到了公元前202年。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對華夏歷史具有重大意義的事霸王烏江自刎,沛公于洛陽稱帝。
天下一統,劉邦成為了皇帝,回頭一看呀?這咋還有個戰國時期的齊國杵著?
被劉邦盯上的結果很明顯要么死,要么跑。
田橫選擇了后者,帶著追隨自己的整支墨家派系,逃到了一座海島之上。
最終,田橫還是沒能逃過赤帝之子劉邦的通緝,被勒令入京對峙;甚至自己有去無回的田橫,最終無奈的在洛陽城外三十里的偃師首陽山自刎。
田橫死活不死,實際上影響并不是那么大——左右不過一個戰國貴族而已,死在劉邦刀下的,沒有一百也有八十。
但隨后發生的一件事,卻在整個天下都引發了轟動。
——自田橫丟下齊國逃亡海島時,就一直不離不棄的隨從五百人,在田橫自刎后收斂安葬了田橫,旋即盡數自盡于田橫墓前!
消息傳回田橫藏身的海島,結果仍舊是觸目驚心得知恩主死去,整個海島的人也都選擇了陪田橫上路。
而這件事之所以在當時的整個天下引發輿論嘩然,是因為田橫那五百隨從,恰恰是墨家僅存的一脈相夫氏之墨(齊墨)的最后骨干。
藏身海島的,是相夫氏之墨(齊墨)僅剩的新鮮血液。
而在田橫墓碑前下達‘殉葬’命令,并第一個拔劍自刎的,恰恰是墨家當代鉅子!
也就是說,田橫一個人的死,拉了整個墨家陪葬;上至鉅子本人,下至成員(墨者),乃至于還沒正式成為墨者的‘預備役’,統統成為了田橫的‘墊背’。
自此漢家再無墨翟之言;便是偶有赤腳揭衣者自稱墨子門徒,也大都被認為是sy。
墨家自此落寞甚至瀕臨消亡,更是直接導致民間匠人地位直線下降!
——以前,墨家就是‘匠人’的代名詞;如今墨家沒了,匠人沒了‘組織’,沒了‘信仰’,再加上其制作而成的東西,在售賣環節讓匠人沾染上‘商賈’的嫌疑,使得漢初匠人的地位,幾乎不比商賈高多少。
話雖如此,天下匠人數以十萬計,卻有一人,不在被‘鄙視’的范疇之內。
正是此時憨笑著拱手彎腰,向泥腿子回禮的梧侯,陽城延!
漢太祖高皇帝令非有功,不得侯!
就目前而言,劉邦這則規定還是具有相當硬朗的效益的漢家徹侯數百,幾乎皆以軍功得侯。
為什么是幾乎,而不是全部?
——這個幾乎,便是為陽城延一人所留。
陽城延成為徹侯,與軍功毫無關系;梧侯之爵,乃陽城延憑其督造長安城之功受封!
在這個社會階級嚴格遵守‘士農工商’順序的時代,以工匠身份直接成為列侯的陽城延,無疑是底層百姓的榜樣。
在匠人大都‘行粗鄙賈事’的當下,陽城延,也恰恰是漢室獨一無二的‘匠心精神’代言人。
這樣一個人出現在未央宮外,言稱宮墻需要修繕,那,宮墻肯定是到了非修不可得地步了。
——未央宮,就是陽城延督造的!
整個天下,不會再有第二人,會如陽城延這般了解未央長樂兩宮,乃至于整個長安城的狀況。
看著百姓目光中,不再對宮墻的狀況顯露一路,陽城延暗中長出一口氣。
“總算事畢···”
不用說,今日一事,自然是劉弘的安排。
——未央宮宮墻破損,雖然沒有高廟上插了一把劍嚴重,但其現實意義絲毫不比高廟受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