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漢天子,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過相權的掣肘,乃至于威脅。
惠帝劉盈,整個皇帝生涯,都在丞相‘兼皇帝太傅’曹參的口水下度過;
后少帝劉弘,就連皇位都被丞相陳平奪去;
文帝劉恒,因黃龍改元一事,將張蒼罷免;
景帝劉啟,在推行《削藩策》時遇到丞相申屠嘉阻撓,最終只能指示晁錯掘開太廟墻垣,才將申屠嘉活活氣死;
武帝劉徹更不用說——先是被舅舅田蚡惡心了一遭,又讓親戚劉屈氂把太子都給逼死,最終只能設立內朝,意圖架空丞相。
即便如此,仍舊沒能避免屠龍勇士變惡龍:霍光的存在,幾乎就是相權與皇權之見斗爭的延續!
從這個角度出發,回過頭去看蕭何自污的舉措,更不難看出:相權和皇權之間的對立,即便是在開國皇帝劉邦那里,也同樣存在。
只不過蕭何服了軟,在劉邦面前低了頭而已。
結合這此間種種,劉弘做出的選擇,也就不足為奇了。
——須知此時的加冠之禮,是有‘必須在二月進行’的潛規則的!
那劉弘為什么要著急忙慌,趁著大朝儀的機會,同時破壞‘二十而加冠’‘二月行冠禮’這兩個規則?
還不是因為張嫣給劉弘帶了一句話:丞相擬以皇帝未冠為由,復行丞相攝政事?
聽到這個消息的一剎那,劉弘可謂是怒火中燒,恨不得立刻召淮南王劉長入長安,讓劉長趕緊一錘砸死審食其了事!①
但回過神,再看看張嫣‘識人不明’的愧疚,劉弘便冷靜了下來。
——審食其有這樣的舉動,與他沒有關系。
準確的說,是和審食其的脾性、性格,以及政治陣營、傾向都無關。
無論誰坐上丞相之位,都會被相權所褒脅,從而做出‘與皇權作對’的舉動。
這件事,是歷史上澤及鳥獸的文帝劉恒,和親眼目睹過秦之衰亡、漢之興起的張蒼,都沒能避免的。
殺一個審食其,并不能避免后續的丞相繼續站出來與自己做對,而取消丞相,又與漢室的時代背景不符。
無奈之下,劉弘只能見招拆招:你說我未成年,那我就成年給你看咯~
實際上,劉弘一開始默認審食其成為丞相,而非直接讓張蒼按照歷史上的軌跡,提前擔任丞相,就是出于對相權的忌憚。
劉弘當時以為:換個審食其這樣能被一錘砸死的軟腳蟹,皇權和相權之間的茅盾多少能緩和一些。
只可惜,從結果來看,再軟的軟腳蟹,也能被權柄滔天的丞相大位慫恿,壯起膽子,跟皇權作對。
“罷了罷了···”
“換個蠢一點的對手,也不算什么壞事···”
同樣的一件事,擺在兩個能力不同的人面前,其結果必然是不同的。
就拿這次,審食其試圖以‘天子未冠’勸說張嫣攝政,若是換了張蒼,劉弘很可能要吃個悶虧!
若是張蒼在相位之上,那絕對不會這么不顧吃相,這么著急奪權,而是會步步為營,一點點蠶食權力。
比如拿著一份毫無破綻,劉弘卻必然不會答應的奏折入宮,在劉弘拒絕之后,再去拜會張嫣,旁敲側擊說一句:陛下心智未熟,臣恐陛下行差就錯啊···
這樣一來,張嫣很可能會動搖,甚至直接開口問一句:哎呀,那該如何是好?
到時,張蒼就可以‘左思右想’,最終‘極不情愿’道:太后多少年長一些,要不太后暫時替陛下看管著天下,等陛下加冠成人?
然后,就是最精彩的一幕了——張嫣惶恐不已,只能向張蒼求助:皇帝還小,哀家又不通政務,丞相可一定要幫幫哀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