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那時,張蒼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把控朝政,遇到質疑,直接一句‘奉太后詔諭’了事!
如果劉弘因此去尋張嫣,那很可能落下一個‘怨懟太后’的罵名不說,還會坐實自己‘確實還小’‘一點都不懂事’。
“呼~”
“辛虧不是張蒼啊···”
想到這里,劉弘已經十分慶幸,坐在丞相之位上的是審食其了。
沒什么能力,也沒什么威望,反而有一些不切實際的訴求——這樣的人,老祖宗已經給出了十分明確的評價:德不配位!
待今年之后,丞相在手握皇權的劉弘面前一退再退,最終剩下大半個空殼子的時候,審食其也就能順理成章的回家種田,或者按照歷史軌跡,被劉長一錘子劈死了。
到張蒼成為丞相之時,相權已經被削奪小半,短時間內,也無法對劉弘造成威脅。
至于劉弘今日為何要特地前往長樂宮,就是為了另外一件事了。
——齊國宗祠,究竟應該怎么辦?
在之前,劉弘已經有了主意:以劉遂繼承齊宗廟,將如今的齊國削為數郡之地,為悼惠一門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但隨后,劉弘偶然知道的一件事,卻讓劉弘大感震撼!
前幾日,劉弘照例前往石渠閣,翻看各類卷宗,以彌補自己對天下之事的認知欠缺。
在看到一份去年的匯總之后,劉弘頓時呆住了!
——如今漢室天下,人口約兩千兩百萬,戶三百萬余!
按每戶百畝田,平均每畝產粟米三石計算,漢室每年能有九萬萬石糧食產出。
但漢室中央在過去幾年的農稅,普遍停留在二十萬萬錢左右;換算成糧米,大約為三千萬石左右。
這就讓劉弘感到詫異了:九萬萬石的農業產出,按照十五稅一的比例,應當是六千萬石糧米才對?
事實卻是:漢室雖有這么多土地,但并非所有土地,中央都能收上稅的···
早在前世時,劉弘就已經了解到:光是徹侯勛貴的食邑,就已經占了漢室天下的十分之一。
劉弘的潛意識中,也一直以‘農稅的十分之一收不上來’為正常標準。
但實際情況,卻是計算所得的‘六千萬石’,比實際繳入國庫的‘三千萬石’足足多了一倍!
換而言之:如今漢室天下,有足足一半的土地,不像漢室中央繳稅!
一成的稅收進了徹侯勛貴的口袋,剩下四成,去向就在明顯不過了——關東諸侯!
一個政權有百分之四十的稅收,進了諸侯王的口袋,這是個什么概念?
以最簡單的方式計算:長此以往,漢室中央與關中諸侯的軍事實力總和之對比,很有可能會無限趨五比四!
放在其它任何地方,五比四,都意味著‘我比你強’,但在中央與地方的實力對比之上,五比四,絕對算不上安全!
中央vs關東諸侯的軍事實力為五比四,這就意味著,只要中央有五分之一的力量被其他事吸引,那關東諸侯的軍事實力,就將在理論上與中央持平!
實際上,中央力量被他處吸引的部分,遠不至五分之一。
別的不說——光是部署于北墻一帶的衛戍部隊,就占中央軍事力量的一半以上!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關東諸侯能聯合起來,中央就必將處于劣勢!
得到這個結論,劉弘才明白過來:為什么歷史上的漢室諸侯王,如吳王劉濞,齊王劉將閭等,一有錢就想著造反。
——從紙面實力來看,成功的勝算確實很大啊!
無論如何,劉弘都不允許這樣的局面繼續維持下去。
而短時間內強大自身,對于如今的漢室又顯得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