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官僚漲工資,也算是劉弘很早就想做的事了。
沒辦法——作為封建時期的特權階級,漢官的俸祿,實在是低的嚇人。
就拿中二千石級別的九卿來說,放到后世,怎么也算是國家重要部門的一把手了。
但中二千石,年俸祿不過粟米二千一百六十石;折錢不過十五萬!
——要知道歷史上的文帝時期,劉恒想在修個宮里修個涼亭,都需要百金!
九卿一年的俸祿,卻不到一座涼亭造價的十分之一?
這何止是底薪,簡直就是白干!
同樣是在歷史上的文帝一朝,貲官出身的廷尉張釋之,甚至發出過‘久宦減仲產’的感嘆。
什么意思?
——張釋之當官當的久了,他哥的財產都減少了大半!
也就是說,在長安當官期間,張釋之非但沒賺到錢,反而花出去好大一筆錢!
這筆錢,甚至大到了讓富甲一方的親哥哥‘產業縮水’的地步!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要推行‘廉政建設’,幾乎和在西元前造出火炮一樣扯淡。
——張釋之是家底雄厚,‘虧得起’;那出身貧寒,‘虧不起’的官員該怎么辦?
除了貪,恐怕也只剩下辭官而去的選項了。
作為一個有志向的帝王,劉弘自然不可能對這種情況坐視不管。
而‘以麥面替粟米’發放俸祿,就是劉弘想到的辦法中,最好得官員福利。
就拿九卿來說,俸祿是二千一百六十石,現在重量不變,但粟米卻被換成了麥面。
這樣一來,九卿的俸祿,就從價值十五萬錢的粟米,變成了價值四十萬錢以上的麥面!
工資直接翻倍,再怎么說,也算是超高福利了。
要是這樣,以后還有官員手腳不干凈,劉弘也不用在留情面了。
——朕都給你發雙倍工資了,你還想干嘛?
除此之外,以更優良的糧食作為官員俸祿,也能很好地體現‘中央體虛官僚’的心意。
畢竟比起粟米粥,面食顯然更具營養,口感也更好。
最重要的是這么做并不會讓朝堂的支出增加,反倒能吃下好大一部分糧食過剩!
給官員加了薪,還能讓劉弘收獲不菲的名望,同時又能收買官僚階級。
總的來說,這么做的結果,幾乎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劉弘也有把握篤定張蒼和朝中公卿大臣的商議,必然會在歡天喜地中,得出‘叩首謝恩’的結果。
結束和張蒼的談論,劉弘地注意力,就不由自主的轉向了張蒼身旁,一直眉頭微皺著的吳公。
對于吳公這個廷尉卿,劉弘不能說十分滿意,也只能說是完全放心。
在成為漢室‘最高法院院長’之后,吳公幾乎是完美的適應了自己的新角色。
‘治刑名學’‘與李斯同邑而嘗學事’的經歷,顯然將吳公的專業技能達到了優秀線以上。
而在河南為郡守的地方履政經歷,又讓吳公具備了水準線以上的政治手腕。
在過去這動蕩的一年當中,劉弘沒有哪怕片刻,將注意力放在吳公領頭的廷尉衙門上。
而這,就已經足夠證明吳公的能力了!
——廷尉這種司法部門,就和后世足球賽的守門員一樣沒有存在感,就是最大的存在感。
只有出了問題,而且是重大問題的時候,廷尉才會吸引各方,尤其是皇帝的注意力。
如歷史上的文帝廷尉張釋之,為廷尉十數年,可謂是默默無聞。
但這絲毫不影響史書上留下‘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的超高評價。
反觀景帝時期的張歐,同為廷尉,同樣名垂青史,留下的卻是‘張廷尉治刑名學,不忍苛政,頗得仁厚長者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