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臉;如果沒死,就是徹底不要臉了。
為了避免‘儒生都不要臉’的言論成為漢室輿論的主流,作為同門師兄弟的整個儒家,都會親手送陸賈走上黃泉路。
——把一個人‘活活哭死’‘唱挽歌唱死’的事,在漢室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就算這種做法實在有些不體面,那也有的是辦法。
比如寫封信,勸陸賈‘好自為之’‘自留體面’之類的,在漢室是屢見不鮮,儒家也必然干得出來。
既然‘必死無疑’,那對陸賈在事后的下場,劉弘也就不再關注了。
做了錯事,得了因果,足矣。
真正關鍵的,還是儒家對此事做出的反應,主要是魯儒一脈,對‘中堅力量’道德敗壞做出的反應。
——沒錯,在后世百度百科中,被標記為‘黃老大家’的陸賈,實際上卻是出身魯地,被荀子教授《禮記》的門徒,一個絕對意義上的魯儒!
從浮丘伯的舉動和言辭當中,劉弘也大概看出了端倪。
將陸賈‘逐出師門’,這算是整個封建歷史上,儒家在面對內部問題時的本能反應,以及保留節目了——斷尾求生。
而浮丘伯所說的‘另選才俊以傳《禮》’,卻是讓劉弘聞出了一絲熟悉的味道。
陸賈,是必須死的;魯儒,劉弘也是必須要打壓的,但親手炮制《禮》學絕傳,卻是劉弘無論如何也不敢的。
——服章之美為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哪怕把整個儒家都清除出華夏學術、思想界,劉弘都不可能將華夏文明最關鍵的《禮》給剔除。
那自然,《禮》學的傳承,也就成為了劉弘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與浮丘伯說學的《詩》,亦或是張蒼所學的《春秋》所不同,荀子在給弟子傳授儒家五經之時,將其中的《禮》只傳給了陸賈一人。
如今,陸賈即將‘社會性死亡’,那《禮》的傳人,自然是要另選才俊。
若是按過去的慣例,以及漢室民間對書籍敝帚自珍的態度,類似這種學術學說的傳承,都是按照師徒關系傳遞。
如今年過花甲的陸賈,自然也是早就選定了繼承衣缽的嫡子,以作為自己百年之后,傳承《禮》學的傳人。
但如今,陸賈卻因為道德問題,失去了最注重道德的《禮記》傳承權,那按照‘什么樣的老師,教出什么樣的學生’的內在邏輯,凡是接受過陸賈教授過的學子,都默認失去了傳承資格。
通俗來說,就是儒家五經當中的《禮》學,在陸賈這一代斷了傳延!
這件事,該如何解決呢?
陸賈及其徒子徒孫所組成的‘《禮》學正宗’失去傳延資格,劉弘雖然貴為皇帝,卻也不好把手伸到儒家內部的傳承之事上去。
那此時順理成章的,就落入了儒家頭上。
——對《禮記》一脈的傳承,應該讓儒家內部自己商量,該如何傳承、延續。
問題的關鍵,恰恰就出在這里!
作為荀子的首席弟子,理論上在儒家享有絕對話語權的浮丘伯,卻將這個決定權扔到了劉弘面前!
可千萬別說浮丘伯是深明大義,亦或是羞愧而為——對于學說的傳承,任何一個學派都不可能允許任何外人插手!
更何況此事涉及的,是被儒家尊為‘先圣’的孔子所著五經之一!
別說劉弘的皇帝了,哪怕劉弘還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儒家弟子’,那也無法影響到此事的定論!
既然劉弘本身就無法決定此事,那原本‘有權力’決定此事的浮丘伯,為何還要把這個決定權交出來?
稍一思慮,劉弘便無奈的搖了搖頭。
“不愧是儒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