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屁股下的牛皮墊,那此時的匈奴騎兵,幾乎和遠古時期騎馬的野人毫無差別!
如果劉弘沒記錯的話,現在這個時間點,匈奴騎兵連韁繩都沒有;策馬奔騰的時候,都還得靠揪馬鬃來保持平衡!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種狀況得一直到文帝登基,并于三年爆發河南戰役后,漢匈達成新一輪的和親條約,邊境商貿逐漸繁榮,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除了茶、鹽等生活必需品,以及香料、絲綢等奢侈品,匈奴從邊境貿易得到的最重要的一個東西,就是以苧麻搓制而成的、堅韌度更高的麻繩!
試想一下一個沒有馬鐙、馬鞍,甚至沒有韁繩,騎馬都需要雙手攥緊馬鬃的騎兵,是通過怎樣的方式作戰的?
沒錯,與絕大多數人想象中的不同,匈奴騎兵最熟練,也最引以為傲的作戰方式,是近距離肉搏,即白刃戰!
至于馬,在絕大多數時候,都只起到快速機動,以及恐嚇的作用。
還原一下匈奴騎兵,在面對步兵集群最常見的戰斗方式。
——列陣,嗚哇亂叫的沖過去,試著用馬撞飛幾個人,然后跳下馬,取出身后的各種‘武器’,開始肉搏。
頂天了去,也就是在沖鋒途中,用類似短矛之類的拋擲類武器,造成一些遠程的殺傷。
即便是純粹意義上的‘弓騎兵’,也是類似的狀況。
——策馬沖向步兵陣營,騙出一波齊射,然后急轉彎,與步兵平行方向沖一段,找個合適的地方止步,彎弓搭箭,完成射擊,然后策馬離開。
就連‘騎著馬靜止射箭’,在匈奴騎兵當中都屬于不可多得的‘好身手’;絕大多數匈奴弓騎兵,都得先下馬射箭,然后再重新上馬逃跑。
至于后世人刻板印象中的騎兵對沖、攪亂地方陣型,也基本不會出現在匈奴人的作戰方式當中。
這樣的作戰方式,對如今的漢室而言或許是什么了不得的‘黑科技’,但在劉弘這樣一個穿越者看來,卻稱得上漏洞百出。
既然匈奴人策馬沖鋒是恐嚇,那兩道陷馬坑挖下去,是誰先被嚇到?
看著陷馬坑前人仰馬翻的匈奴士卒,漢軍將士只怕是捧腹大笑之余,瞬間就要士氣大振!
再者說了,對穿越者而言,騎兵的限制方式算什么?
光是封建時代,就有陷馬坑、拒馬、鐵蒺藜等有效的限制方式!
有了這些,別說武州塞守軍,能不能從十萬削減為五萬了,就連馬邑的五萬守軍,都還能有些許商量的余地。
按最保守的估計,配合著這些防御工事和器械,武州塞方向,派五萬士卒,足矣。
這,就又減少了五萬人的‘預算’,距離十五萬人的心理預期,還差最后五萬。
但最后剩下的這十萬人,卻是讓劉弘犯了難。
馬邑、武州塞兩個方向,馬邑有城池,武州塞也有簡單地防御工事,再加上各式專門針對騎兵的工事,各有五萬人就足夠了。
畢竟這兩個方向的部隊,并沒有出擊任務,只需要守住陣地即刻。
但剩下這十萬人,卻是要在馬邑和武州塞之間的曠野,在沒有城池、關隘庇護的情況下,肩負剿滅匈奴部隊有生力量的使命!
通常情況下,漢室步兵集群與匈奴騎兵集群在野外對峙,在雙方兵力對等的情況下,漢室步兵幾乎必然會陷入包圍!
沒辦法,機動性差太多。
具體到馬邑戰役,雖然有馬邑、武州塞方向作為遠程掩護,但在戰場內的部隊卻并非只需要自保,而是要主動出擊,對匈奴人造成有效打擊,甚至分割包圍、絞殺!
要想完成這樣的戰役預期,那這支部隊要在保證足夠的戰斗力的同時,還至少需要在兵力上,與包圍圈內部的匈奴人對等。
從劉弘目前的角度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