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場匈奴以弱勝強,徹底擊潰東胡人統治地位的慘烈戰爭中,折蘭部作為匈奴最精銳的力量出戰。
而在東胡這一方,稱霸多年所積累的傲慢、羸弱,以及軍隊愈發的戰斗力,使得樓煩部,成為了東胡王所能拿得出的最后王牌。
當時的匈奴人雄心勃發,跟隨在一代雄主攣鞮冒頓身后,勢要成為草原的新一代霸主。
而日暮西山,已然有些末世氣息的東胡,則只能憑借精通遠程狙擊的樓煩部族,在匈奴的瘋狂撕咬下勉強自保。
東胡部的羸弱,光從一點就能看出。
當冒頓的單于庭應龍大纛,出現在東胡王王帳外百里之時,東胡王掌控下的草原部族,有九成以上的部族頭人,都選擇了暗中向冒頓示好!
但示好歸示好,那些墻頭草也沒有完全倒向冒頓領導下的匈奴,而是出于留一條后路的考慮,才隱晦的對冒頓說如果你能殺了東胡王,我就帶著部族臣服于你。
反過來說,也很好理解如果東胡王殺了你冒頓,那我還是東胡王的好屬下。
在戰斗過程中,這些墻頭草也沒有反水倒戈,頂多就是放放水,騎墻觀望,看匈奴和東胡誰能答應。
無論最終誰贏,這些墻頭草都會跪在勝利者面前,獻上自己廉價的忠臣。
而在那場決定草原戰略格局的大戰當中,最具關鍵性,也是最后一場戰役,便發生在匈奴折蘭部族,和東胡樓煩部族之間。
彼時,東胡部早已經被殺的丟盔卸甲,貴族、牧民、戰士都被匈奴人的兇狠嚇得毫無勇氣可言。
各輔助部族也開始盤算起暫時離開東胡王帳周圍,決定觀望一番再做打算。
而匈奴在冒頓的帶領下連戰連捷,接連取得了幾場重要戰役的勝利,但本就人口稀少、實力相對弱小的匈奴,也同樣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正是在那雙方都精疲力竭,沒有太多精力繼續這場爭霸之戰時,匈奴單于冒頓調來了自己最銳利的刀折蘭部。
折蘭人的野蠻兇狠,在整個草原都眾所周知。
在見到折蘭人的黑雕大纛的那一瞬間,東胡王也調來了自己僅存的精銳樓煩部。
沒有人知道冒頓對那一代折蘭王做下了什么交代,也沒有人清楚末代東胡王對那一代樓煩王許下了怎樣的承諾。
只有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傳說,隨著那場曠世之戰的結束,而隨風飄向草原各地。
匈奴與東胡之間的最后一戰,當代折蘭王發起了死亡沖鋒,并親自沖在了最前方!
而受東胡王以國運相負的當代樓煩王,也召集了整個部族數萬弓騎,與折蘭部展開了長達數月的廝殺。
但可惜的是樓煩部更習慣在戰場外圍伺機而動,并不擅長正面對抗折蘭部這樣兇悍的步兵部隊。
再加上身后還有東胡王廷需要守衛,使得樓煩部根本無法放開手腳,在草原上任意機動、拉扯,只能在東胡王廷周圍小范圍內活動。
不出意外,被束縛手腳的狙擊騎兵樓煩部,最終被擅長貼身肉搏的折蘭人,徹底擊潰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沖鋒之下。
當代樓煩王成為了折蘭戰士腳下的一灘碎肉,末代東胡王,也被折蘭王砍下了腦袋,奉給匈奴單于冒頓做了酒器。
東胡王的死,昭示著東胡部族稱霸草原的時代徹底結束,匈奴稱霸草原的勢頭再也無法抵擋。
也正是在那時,折蘭部族,成為了草原上唯一一直非匈奴本部,卻享受本部待遇的部族。
不用放牧、不用上貢,只需要和匈奴本部的部族一樣,隨時準備好戰斗即刻!
須得一提的是在和東胡的爭霸戰爭中,匈奴之所以能以弱勝強,除了冒頓這位英勇的領導者所帶來的加成之外,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作戰方式直接的相互克制。
東胡人與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