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這些個事自然就要去見見兩位大才了。
這可是少有的游歷過西方的有識之士,放后世那也是海歸學者。
為了表示隆重,表達自己對他們的重視,羅蘭芳還專門安排在正殿接見他們。
這也讓謝清高和楊三達有點受寵若驚了。
在外游歷的時候,可是少有這么隆重的待遇呀。
羅蘭芳一眼看過去,兩個人幾乎是兩種風格。
一者身材高大,身姿挺拔;另一人則是稍顯頹廢,但是雙目明亮。
“聽說兩位都是游歷過西方的有識之士,這么一看果不其然呀?!?
兩人入座之后,羅蘭芳也是不吝嗇贊美之詞,好話張嘴就來。
一開始兩人還有些不適應,閑聊一些時刻,兩人的心態也逐漸放松了,慢慢的話就多了起來。
從他們的回話中,羅蘭芳也了解到了不少的外部情況。
尤其是謝清高作為后來能夠寫出《海錄》的人,對于各地的風俗情況都是十分了解的。
“和你二位聊過之后,真是勝讀十年書?。 绷_蘭芳也是感嘆道。
從謝清高現在的了解來看,就已經有了后世《海錄》的萌芽了。
既然如此,羅蘭芳有了一個好想法。
于是便問道“不知謝先生有沒有想法當一當‘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呀?!?
就不信他能擋住這種誘惑。
“我有意編寫一本《海國圖志》。
它在我的設想中是一部介紹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和世界地理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圖書。
要詳細敘述世界各地和各國歷史政治、風土人情,征引中外古今資料,系統地介紹西方各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狀況和許多先進科學技術,如火輪船,手榴彈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
記載各國氣候、物產、交通貿易、民情風俗、文化教育、中外關系、宗教、歷法、科學技術等。
我要讓他成為國人談世界史地之“開山“?!?
一旁的謝清高和楊三達聽著已經是心緒起伏了,人活一世無非是為個生前身后名。
要是真的能把這本書編撰出來,他可就青史留名了。
但還是有些疑問,謝清高不解的問道“可是你這樣做又有什么好處呢,要知道編撰這樣一部著作,所需要的耗費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是難以計算的呀。”
作為一個清朝子民,他當然知道清政府對于這些知識一向是束之高閣的,所以下意識認為羅蘭芳也是這如此。
“師夷長技以制夷,很簡單的道理,我就是要把這些都明明白白的寫在書上。
一是讓國人開開眼,不要沉浸在自己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
再一個也是要學習西方人的先進經驗,不至于被人打到家門口來也毫無還手之力。
兩位在西方游歷過也是知道,如今這些西方人的火炮戰艦著實厲害,而我們自己卻不思上進,長此以往,不堪設想。”
別看羅蘭芳穿越之前只是一個普通大學生,但是他也算是一個小憤青了,每每看到歷史上中國被列強欺壓的苦淚史,他都會憤懣不已。
“落后就要挨打,想要強國就需要開民智。”羅蘭芳如是說道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謝清高當場表示接下這個任務,甚至有一種打了腎上腺素的感覺,紅光滿面。
“雖然臣接下來這個任務,但還是需要去查閱大量的資料,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所以臣需要時間,還需要大量的資料補充?!?
“這個沒問題,資料沒有就去收購,反正只要是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算事。只是這個時間上盡量快一點,我這邊可以給你配一些人手,到時候直接讓秘書處的人和你交接一下?!?
羅蘭芳說著就把這事囑咐給了秘書處的人,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