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羅蘭芳高興的正是楊三達帶來的地炕烘干木材和銅皮包船的方法。
一者可以延長海船的使用壽命;
另一個可以縮短船只木料的陰干時間,這就相當(dāng)于減少了船只建造的時間。
這一來一回不知道省了多少時間。
對于一個正在發(fā)展的國家來說,時間是萬分寶貴的。
省下這些時間就可以去發(fā)展更多的力量了。
蘭芳國什么都缺,唯獨不缺木材,但制約船只發(fā)展的偏偏就是能夠適用于制作船只的木材。
以現(xiàn)在這個時代的加工水平,制作一塊適合造船的木材需要的時間就很長了。
陰干的時間是論年的3、4年起吧。
18世紀(jì)80年代后,英國硬性規(guī)定龍骨與肋骨搭建好的船,必須在船臺上自然風(fēng)干一年,才能繼續(xù)進行船體內(nèi)外的板材鋪設(shè)。
當(dāng)然,咱也可以不理他,至于最后造出來的船只是什么質(zhì)量就無法保證了。
針對造船木材干燥,羅蘭芳之前也很不理解。
造好船,反正要泡水里,為啥要干燥?
后來經(jīng)過研究才知道,木材的干燥,其實早就已經(jīng)研究明白了。
木材里的水分兩種,一種是細(xì)胞壁里的吸著水,一種是自由水。
干燥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吸著水,這個過程稱為解吸,自由水影響不大。
正確處理的木材放置在濕潤空氣里,吸濕一般不超過20,未解吸過的生材很容易超過70。
簡單的理解,就是對木材進行‘滅活’,殺死植物細(xì)胞。
這還不能直接用太陽把他給曬干,用太陽曬得話木材會干裂、開紋。
以現(xiàn)在蘭芳的水平最好方法就是陰干,這下有了地炕烘干技術(shù)可真是如虎添翼了。
銅皮包船的話羅蘭芳了解的不多,但是在厚實看小說的時候里面的主角也大部分會使用這個技術(shù)。
大概原理也應(yīng)該是可以減少海水腐蝕,或者是通過海水腐蝕釋放出有毒物質(zhì),將附著在船底的寄生物殺死。
老實講,羅蘭芳異想天開想過既然銅這么有用,為什么不直接用銅造戰(zhàn)船,而要用鋼鐵呢。
把這個想法問楊三達,只不過不是這么直接的問,而是委婉的問他“如果說是整艘船都用銅制作的話是不是效果更好呢?”
看著楊三達的眼神,羅蘭芳知道自己估計是問了一個蠢問題了。
不過羅蘭芳也沒什么不好意思大王,不懂就問,這是自己的優(yōu)良品質(zhì)嘛。
“王上,您可能是理解錯了,這銅皮包在船上就是要它爛,產(chǎn)生的一種東西放在可以殺死船底的寄生物,如船蛆,藤壺等。
本來是消耗品要定期換的。
并不是防護,不是船體,
而且銅質(zhì)地較軟,是撐不起船架子的。”
“再者說了,這銅……可是能用來造錢的呀!”
說著還看了看羅蘭芳的面色,生怕他惱羞成怒一樣。
羅蘭芳聽完一拍腦袋,還是自己想當(dāng)然了。
原以為銅皮包船是防護罩一樣的東西,誰知道就是個油漆的性質(zhì)呀。
嘶……這樣一想就有點心痛了呀,這得花多少錢呀,有錢也不能這么造呀。
不過他也知道,這不是心疼錢的時候,該花還是得花,只要能把錢花在刀刃上就行了。
攢著錢不用那可是不行的。
這錢呀,說白了它就是一個流通性的東西,只要它一直在流通,它才能算是錢。
等哪天都不流動了,就成廢紙一張了。
但是吧,再多的錢都是虛假的,就好像后世搞金融的,那一萬億兩萬億都太虛假了。
它和實際物資掛鉤了嗎?有這么多實際儲備嗎?
真正的財富從來不是靠流通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