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按火力裝備來說應該是差不了多少的。
但是在海軍方面,除了坤江艦隊這么一支內陸水師有個幾十條船之外,海軍方面幾乎可以說是一片空白。
蘭芳國要在南洋立足,并且稱霸南洋,就一定要海陸軍隊齊頭并進。
甚至海軍的重要性還要超過陸軍,否則的話,蘭芳軍根本就無法抵擋來自西方海上強國的侵略。
現在任何一個西方海上強國,都有著可以輕易滅掉蘭芳海軍的實力。
如果不掌控制海權的話,蘭芳軍根本沒有可能在未來抗擊殖民國家的戰爭中獲得勝利!
看完炮自然就到了今天的重頭戲了,羅蘭芳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看看他的寶貝戰艦了。
幾人在楊三達的帶領下來到一個山洞中,一直往前走居然聽到水聲了。
走到深處發現居然是一條地下暗河,怪不得會在這里造船,畢竟戰船這么大一個東西,不隱蔽一點估計都被人把技術全都給偷走了。
這又不是后世,核心技術堡壘環環相扣,就是當著你的面做一遍你都看不懂,現在的船只在很大程度上就取決于它的架構形狀,所以保密工作必須得做好。
“我說你也是人才,這么一個地下水道你都能發現,保密性是做好了,那你有沒有想過這船怎么運出去?”羅蘭芳有些不解。
“這一切我都勘測好了,這條地下水道吃水很深,足夠我們的船開出去了,然后順著山心金湖南下,到了與律水(達瑙帕卡河)的交匯處后,順著律水就可以直抵坤甸市。”
呈現在羅蘭芳面前的是兩艘似是而非的戰艦,兩條修長的戰艦,和西方現在主流海軍擁有的多層戰艦相比,這款戰艦顯得更為修長,同時也是單層的。
但是,和臃腫的西方戰艦相比無疑要漂亮很多,三根粗大的桅桿上,系著巨大的帆布。
戰艦前后、兩側都分布著炮位,只不過數量沒有西方戰艦那么多而已!
楊三達向大家介紹道“這里有兩款艦船,第一款正是用了王上的“飛剪船”創意研發出來的。”
飛剪船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靠著“瘦長苗條”的船體,降低海水阻力。同時,其還有一個重要的技術——就是船頭空心倉技術。
飛剪船的船頭,是一個密封的空心倉,其浮力很大,保證在航行中,船頭是在水面以上的。
船頭浮在水面上,那么,船頭部分和海水接觸面積就少,海水的阻力就小多了。
這樣,飛剪船也能盡可能地跑出高速。
“但是后來發現這樣制造的飛剪船和我們需要的制式戰艦區別有一些大,由于船身比例太過修長,雖然速度上最快可以達到14節,但是不能裝載艦炮——因為短重炮的后坐力較強,開炮時很容易把修長的戰船給傾斜。
后來我就想到了把飛剪船和蓋倫船結合起來,建造一艘速度相對快,但是又具有戰斗力的制式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