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而過,米三已經同王之政乘駛著船只行經在大海之上。
這次來的目的既然已經達到,那么米三也正好一同回去進行述職。
再者說,他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他的弟弟了,離開已經半年之久,他早就想回去了。
于是蘭芳二十年四月初(1797),在廣州城進行一番準備之后,米三就帶著王之政一同踏上了前往蘭芳的船只。
就在同一時間,安南沿岸的海面上,一場季風攻防戰即將拉開序幕。
自從安南阮福映以及西山朝形成兩極爭霸的局勢之后,阮福映每年都要進行北伐。
西山朝的軍事行動完全取決于季風時節阮氏軍隊的定期北伐。
每年六月,當季風起時,一支阮氏海軍便離開西貢北上,一支供給充足的軍隊同時從陸路進發。
針對某個預定地點,南方軍隊向西山軍隊發起海陸夾擊、攻城略地并在最容易設防的地方駐守。
然后,隨著季風的轉向返回其南方的基地。
西山軍隊的反應則是,利用風向的改變南征阮氏領土。
如此這般,在整個十八世紀九十年代,便形成了這樣一種節奏西南風起,阮軍進攻,西山軍退卻;東北風起,西山軍進攻,阮軍撤退。
盡管雙方的主要戰場一般都在南方,但阮福映卻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逐漸向北方擴張其勢力范圍。
只有局面足夠亂,自己才能夠渾水摸魚,對于這個道理,羅蘭芳想的非常的明白。
如果要出手的話,自己有能力把安南一口吃下嗎?
且不說現在的自己沒有足夠的精力北上,現在正是蘭芳國苦練基本功、大力發展科技樹的時候。
想想后世美軍的越南戰爭,這么好的火力優勢也沒能拿下越南,羅蘭芳可沒有自信自己能耗得過對方。
最好的辦法就是渾水摸魚,羅蘭芳選中的突破點就是為西山朝賣命的華南海盜。
可能這個團體不如后世的加勒比海盜聞名,但是說到鄭一嫂、陳保仔想必就有人聽過了,他們二人正是華南海盜的一員,只不過可能現在還不出名,他們的活躍時間還是1805年左右呢。
現如今華南海盜的扛把子人物應當就是陳添保無疑了。
說起華南海盜之所以能夠如此出名,這和安南西山朝的支持是離不開關系的,每一個海盜勢力的強盛,背后總少不了一個政權的支持,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比如,自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基地位于北非阿爾及爾、突尼斯海岸的巴巴里海盜,在奧斯曼帝國的支持下,俘虜了八十萬至一百二十五萬的歐洲沿海基督徒居民,并將它們轉賣為奴隸。
直到1830年,隨著法國對阿爾及爾的占領,巴巴里海盜失去了活動的根據地,才被徹底剿滅。
西山軍最早的的盟友便是集亭和李才兩位由中國商人轉化而來的海盜,但后來因為李才叛變到舊阮一方,這也間接的導致了西貢慘案的發生。
為了報復李才的反叛行為,西山軍在西貢對凡能搜查到的中國人進行了殘酷屠殺,共有一萬多人遭到殺害,這也是中國海盜與安南叛亂者第一次合作的終結。
然而,雙方的第二次更有成效的合作隨之到來。
事實證明,出身漁民的陳添保是一位才能出眾的將領。
在1788年的清軍從北方侵入安南以及阮福映從南方進攻的同時,這種局面陳添保居然能在西山海盜雇傭軍之中保持上風。
尤其是自從1792年的第一次季風戰役幾乎導致西山海軍在歸仁的施耐港全軍覆沒之后。
陳添保的勢力更是急劇擴張,現如今已經是掌控六百多條船只的大海盜,越南海域內的所有海盜幫派都受陳添保節制。
西山朝不但為其船只、武器,也賜予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