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父子三人商議既畢,司馬師與司馬昭便下去安排營內諸事,獨留司馬懿在帳內稍歇。
待大軍安營已畢,已是酉時過半了,司馬懿便即下令全軍埋鍋做飯,飯后各自回帳休息。
正當司馬懿三父子在中軍大帳內對案吃飯之時,忽然有親兵掀帳而入,向司馬懿報告說“稟告都督,方才有哨馬回報,于營外約十里處,截獲數批人馬,約莫共三十余人,經詢問,言是前番街亭之戰時,我軍走散之士卒(其實應是街亭大敗后之降兵,不過親兵為了避諱司馬懿,只能這樣說了)。
現哨馬已將這些士兵押送回營中,之后如何處理,還請都督示下。”
司馬懿沉吟了一會,便道“汝先退下,傳令申耽,嚴加看管這些士卒,勿使走漏一人,隨后吾自會命人去處置這些士卒。”
待親兵走后,司馬懿便對司馬師、司馬昭二人道“子元、子尚,汝二人對此有何看法?”
司馬師與司馬昭對望了一下,司馬昭微退半步,司馬師立刻會意,便上前一步向司馬懿道“回父親的話,孩兒以為,當此大戰臨近之時,這些士卒來得甚為蹊蹺,或為敵軍之細作亦未可知,還需細細審查一番為宜。”
“然這些士卒被為父棄于街亭,現這些士卒自行回返吾方,若為父對其再三盤問,恐惹物議,有損為父之聲譽也。”
“父親勿憂,孩兒已思得一法,定使這些士卒欣然接受審查,不生怨念。”
“哦,汝有何法?且說來讓為父聽聽。”
“父親,這些士卒若果為吾軍逃回之兵士,應是分批結伴而逃。
故孩兒提議,以確定軍籍為由,讓這些士卒說出各自的籍貫及姓名,然后命軍中諸將于各自所部中尋得這些士卒之同鄉,不用全部尋到,只需尋到十數左右便是,待尋得這些士卒的同鄉后,便帶其前往與這些士卒相認,若能當場認出自是最佳,即便不能當場認出,亦可以鄉音交談,以確定是否同鄉之人。
若最后能確定此十數人所報之鄉籍屬實,則這些士卒當為吾魏國之兵無疑。
屆時,父親或可于這些士卒口中問得街亭此時之敵情也。”
“甚好,子元有心了,此事便交由汝去辦。子尚,汝日后還需多向子元請教,好早日能獨當一面,為為父分憂。”
“諾。”“諾。”司馬師和司馬昭各自應道,然后司馬師便去辦事了。
約過了一個時辰,司馬師便有回報了“父親,經孩兒核實,這些士卒確為前番戰后吾軍丟失之人,孩兒還從這些士卒口中,問詢到街亭現時之情形,或對明日之戰有所裨益。”
“如此,汝快快道來。”
“父親,經孩兒分次詢問十人,雖言語稍有不同,然街亭情勢大體如下據這些逃回士卒所言,他們是被偽漢之軍押往隴右天水郡途中逃離的,都是人私下串連,乘偽漢之軍疏于防范時逃入山林之中,方才脫身,本欲往長安城而去,只是去到吾軍大營附近,被吾軍偵騎所獲,致有如今之事。
在這些士卒被押往天水之前,只有一彪約萬余兩萬人之軍馬進入街亭當道之寨,而看守之軍士并沒有任何異色,亦無察覺街亭之寨內敵軍有何異常之舉,一切俱如往日。
及后這批士卒合共約一萬余人,便被偽漢之軍遣五千余兵馬押送出寨了。
故孩兒大膽推測,諸葛亮或料吾大軍已返回郿城、長安之地布防,因此只派了一萬到兩萬援軍到達街亭,大軍或隨后而到,或往隴右意圖攻下廣魏和隴西二郡,街亭之地應依舊由馬謖主事。
無論如何,諸葛亮大軍到來街亭皆需時日,父親之前所言之吾軍勝機,應已現矣。”
“哈哈哈,甚好甚好,子元果真細心,此事汝辦得妥當,如此,吾軍今晚好好歇息,明日即往街亭進發。”司馬懿聽了司馬師這番說話,忍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