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聽諸葛老大說了這么多,明白到要用八陣圖包圍敵軍、進而殲滅敵軍,雖然要滿足種種苛刻的條件,甚至還要想辦法得到敵軍的“配合”,但也不是完全沒可能做不到的。
畢竟《孫子兵法》里也有“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之語,調動敵軍,疲憊敵軍,使敵軍陷入己方的包圍之中,本來就是兵法的高級應用。
只是諸葛老大偏偏漏說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完美玩轉八陣圖這種高級陣法,就需要諸葛老大這種頂配大腦,要基本玩轉的話,雖然應該不用百分百諸葛老大這種水平的大腦,但起碼也要有諸葛老大七成水平的大腦了。
想想也是,歷史上八陣圖自諸葛老大“星落五丈原”后,便只有姜維這個被諸葛老大稱贊為“思慮精密,深解兵法,涼州之良駒”,然后帶在身邊親自教導了六年,將自己平生所學傾囊相授的衣缽弟子用過。
而姜維所用的八陣圖,只能說是可圈可點,并沒有獨步天下、驚艷當世的那種表現,感覺與諸葛老大歷時多年、耗盡心血所創不太相襯,亦不足以讓司馬懿忌憚多年,從不與諸葛老大相爭啊。
如此推測,姜維所用之八陣圖,大抵只有諸葛老大手中八陣圖的七成威力了,這還是在姜維跟著諸葛老大歷練了整整六年,諸葛老大將自己所創之八陣圖要點全數手把手教授予姜維才有的結果。
自姜維之后,八陣圖就于歷史記載中幾近絕跡了,只有一些零星記載,也只是言及用了八陣圖其中一部分而已,再沒有布設八陣圖大陣的傳聞了。
后世如此之多的兵法名家,其中亦不乏諸葛老大的推崇者,緣何沒有人復原諸葛老大的八陣圖呢?要說記載失傳,那么就算不完全恢復原貌,也應該有人托名再創,以表尊崇啊。
想來想去,就只剩下一個結論了。就是后世歷代兵法名家,都明白到諸葛老大的八陣圖,需要配備諸葛老大這種頂級大腦才能完全發揮作用,沒有諸葛老大這種人指揮大陣,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充其量只能算是戰術武器,未能算得上是戰略武器,不足以威嚇敵軍一世,造成歷史上司馬懿從不與諸葛老大正面交鋒這種“弱國凌壓強國”的局面。
而諸葛老大這種人,那可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才僅僅出現過十一個的這種級別的人才,即使把整個武廟算上去,也不足一百人,可不是想有就能有的。
那么試站在這些歷代兵法名家的角度去想,自己花十數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去再創一個八陣圖,自己或許能玩得轉,用之顯赫一世(其實也就十年到二十年的時間)、威震八方,但自己的下一代卻不一定能玩得轉,到時這個八陣圖豈不是淪為家門笑柄(其實諸葛老大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警示,你看,諸葛老大被稱為龍,姜維卻是幼麟,連麒麟都不是,說起來也是諷刺啊。),甚至嚴重點來說會為家族子孫惹來大禍。
試問這些才雄一世的兵法名家,又如何會做這種“成本高、投入大、產出不穩定”的生意呢?即使他們愿意,估計他們的君主也是斷斷不會同意的。
這樣想來,其實諸葛老大的“八陣圖”與兵仙韓信的“十面埋伏”也是頗為類似的,都是如此千古傳聞,而又沒有詳細記載,同樣自他們之后,歷史上就沒有人再用這兩個威名赫赫的名陣奇計。
料想兵仙韓信的“十面埋伏”之計,在垓下這么大的地方,鋪開那么多的軍隊,還能層層圍困住西楚霸王項羽,簡直如神鬼傳說一般,估計也是除了能說出“多多益善”這種狂言的兵仙韓信,就再沒有人能夠玩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