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題要求寫出孔圣人的七十二名弟子,和漢光武帝麾下的二十八員大將,那可是整整一百人啊。而且,還要分別論出他們的賢德和功績,依老夫估算,若想解答圓滿,試卷恐怕要摞起半丈高。”
李彥默默地在心里算了下,一丈為三米六,半丈……一米八!
“這……”李彥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那學士嘆息一聲,道“行了,小官人去休息吧,不要再打擾我們了。”
說罷,從后面書架上抱起一摞書,開始查閱起來。
……
而考場內,早已炸開了鍋。
當考生們拿到題目后,紛紛表示抗議,要求主考官出來解釋。
王輔倒也不虛,站在院中喊道此乃貢院嚴肅之地,若再有違反條例者皆視為主動放棄,立即趕出考場,絕不姑息!
顯然,這個回答無法讓考生們滿意,一時間踢門砸桌子者無數。
王輔言出必行,接連清出去二十幾名鬧事者,才壓制住一場“暴亂”。
因為會試對考生們來說太重要了,錯過這次,還需要再等四年,若是富家公子還好。對于窮書生而言,傷害可就太大了。
他們有些人來京都參加會試,是掏空了家里的所有積蓄,所以,他們只有背水一戰,后退則亡。
卻有倆個人極其淡定,一個便是這件事的始作俑者,那個傲氣書生。
此時正漲紅著一張臉不敢抬頭,若讓這些考生知道禍源是他,非活撕了他不可。
而另一個竟是愚昧書生王若冰。
他有倆個不鬧事的理由,一是早就猜到了會是這種結果,所以并沒有太驚訝;
二嘛,正是傲氣書生說的那倆個顛倒成語,胸有成竹和成竹于胸。
對他來說,難的并不是人名和論,難的是時間。
若想在四天之內,寫這么多內容,顯然不太充裕,還好李彥送給他很多人參片,此物含在嘴里,有提神醒腦的功效。
所以,王若冰不準備睡覺了,急忙喚過監考官,要來一摞紙張和十支毛筆,外加一壺墨水,開始奮筆疾書,爭分奪秒的寫起來。
……
李彥無聊的拄著腦袋,桌子上放著那枚三角鐵片,想著心事。
這王輔到底是個什么人?
據煙老爺子說,此人志大才疏,能力平平,不過是會討趙佶歡心罷了,可此人又能連升八級。
真是個迷啊……
但,眼下王輔是李彥在京都的第一個仇人,王輔一日不除,小沫便一日不能瞑目,他李彥也就寢食難安!